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聚发展之力
◆ 何 燕 刘 璐
争先进位谋出彩,接续奋斗谱新篇。2月25日至28日,备受全市人民瞩目的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洛阳市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以强烈的政治担当、饱满的政治热情,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彰显了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为推动洛阳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 推进乡村振兴
市人大代表马其祥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稳定,乡村稳定必须加强乡村治理。他建议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以此推动乡村治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全体村民凝聚起来,为群众树立文明乡风的标杆;用法律法规约束党员干部行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切实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丰富农村先进模范评选活动,广树身边榜样,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文明和谐乡风。
市人大代表李振江说:“市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民生情怀深,总结成绩令人鼓舞,部署工作全面务实,我们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扎实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长期在乡镇一线工作的李振江对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深有体会,他认为,要扛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治责任,就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聚力脱贫攻坚 确保如期摘帽
市人大代表柴少勇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大批贫困群众、贫困村摘掉了‘贫困帽’,新时代精准脱贫,不是‘一脱了之’,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实现全面小康。”他建议,要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研究制定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和后续扶持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要聚焦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优化政策供给,强化攻坚举措,提高脱贫质量,坚决啃下“硬骨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市人大代表赵连约表示,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近年来,借助各项惠民政策,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和保存完好的沟域村落,东洼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土屋民宿,实现了村民增收,为如期脱贫打下坚实基础。他说:“接下来,更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甩开膀子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咬定目标、确保质量,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总攻战。”
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市人大代表康曼峰认为,一个地方经济要持续发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永恒的话题,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应着力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建议,针对在某些领域有造诣的学者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采用定向培养模式,进而为洛阳建设出谋出力;针对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可通过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或政策支持,让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才来洛就业创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市人大代表赵小凯说:“目前,全国各地‘抢人大战’如火如荼。洛阳应该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他建议,应保持“河洛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的延续性,持续提升有关政策“含金量”,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海外人才和留学生来洛兴业。同时,应强化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通过政府搭台,为企业提供更多对接项目和招聘人才的机会,降低企业人才招聘和项目对接成本。此外,还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效能,紧盯加快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的现实需求,加大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完善医疗服务 建设健康洛阳
市人大代表齐虹飞表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首先大医院要培育一批人才,产生一批科研成果;其次,大医院应通过帮扶、学术交流,提升基层医院技术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她建议,补齐基层人才短板,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建立医疗联合体,调动上下双向转诊的积极性;完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为分级诊疗提供信息支持;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在政策和支付手段上引导首诊在基层;公立大医院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卫生支农和帮扶社区的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市人大代表闫亮认为,通过医疗服务“触网”,医护人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患者也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缓解“看病远”“看病难”问题。闫亮建议我市有关部门支持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大“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力度,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延伸;健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的共享,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助力建设健康洛阳。
市人大代表赵会霞建议,我市应依托县级人民医院打造县域医疗中心,并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打造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同时,加大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基础人才力度,为县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此外,还应鼓励县级人民医院进一步培育优势学科,持续提升“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效,力争使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率在90%以上,真正让老百姓看小病不出村,看大病不出县。
加强幼教建设 发展普惠教育
市人大代表王小丽表示,目前,我市幼儿园普遍存在师资缺口,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优化发展。她建议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要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机构人员编制,采取区域内合理调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教师队伍和谐稳定;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改进考核办法、完善激励机制等,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全市学前教育品质,让幼儿园教师也能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为洛阳教育发展作出新贡献。
市人大代表刘平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入园需求越来越大,入园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普惠型幼儿园的服务质量,激发幼儿园创新活力,让家长愿意送、放心送、送得起,是幼儿园需要努力的方向。”刘平表示应打破收费标准“一刀切”,分层、分级别制定相关收费标准,促进良性发展,确保幼儿园能够长期提供有质量的、普惠性的教育服务。她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保护幼儿身心发展。此外,她还建议在全社会加强弘扬尊师重教氛围,通过智能技术手段等增加幼儿园透明度,搭建家长与园方的信任平台。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现贞认为,打造博物馆之都,是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他表示,下一步,嵩州古灯博物馆将结合洛阳的历史文化、社会风情等,在文化旅游、民俗传承等方面寻求融合,在陈展方式、宣传方式上寻求创新,让博物馆更贴近普通群众、增加文化气息。同时,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博物馆”,更好地传播文化正能量。
市人大代表畅杨杨说:“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我市目前正在筹划建设洛阳非遗馆。”他表示,洛阳非遗馆要设置传承项目动态展示区域,活态展示非遗技艺;要充分考虑大型展演类、戏剧曲艺类、手工艺制作类非遗项目的特点,建设大型综合展示场馆。同时,他建议规划建设洛阳市非遗主题公园,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打造洛阳文化地标;在公园、广场、景观建设中,要融入更多非遗元素,加大园林景观造型、艺术雕像塑像、文化标识等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科普类、历史文化类互动活动,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走进更多市民生活中。
市人大代表马朝龙说:“针对洛阳现有旅游资源,应注重深度挖掘内涵,打造新名片,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他表示,近年,我市在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成果突出,随着文旅融合步伐加快,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但针对一些稀缺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大有可为。“以华南虎为例,我市华南虎拥有量全国第一,相关开发却很少。”马朝龙建议,我市应对华南虎加大保护和繁育力度,深度挖掘相关文化,同时借鉴长隆野生动物园经验,对洛阳华南虎这一品牌进行设计包装、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争取打造新的洛阳城市名片,促进我市生态旅游发展,加速实现“文化景观与生态景观两翼齐飞”的文旅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