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专场举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神经中枢和“最强大脑”。20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专场举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教育惠民阳光遍洒河洛大地。
优发展,教育规模持续扩大
数字看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夕,文盲占我市人口的80%以上;目前,我市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7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1%,盲、聋哑、智力低下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1%。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当时的洛阳,教育规模偏小,设施简陋,受教育人口极少,高等教育一片空白。我市积极贯彻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两基”工作,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截至1999年年底,全市“两基”工作提前完成并全部通过验收。进入21世纪,我市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截至2018年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较2012年提高29.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73.2%,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1989年,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足40%,如今已超过91%。同时,全市高职院校由2011年的1所发展到现在的4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从2012年的8.9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6.32万人。
提质量,教育成效显著提高
数字看变化
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市6万考生,考入大专和本科院校的不足千人。今年,我市一本上线8719人,比2018年增长114人,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值5.1个百分点;二本上线27840人,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值19.2个百分点。
兴洛必先兴教,兴教必先重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铸师德、强师能,培养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从1989年至2018年,全市教职工从7.76万人增长到10.78万人,同时,教师招聘重点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把好进口、畅通出口,按需增补高素质师资,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整体水平逐步提升,结构明显优化。一连串的政策举措为教师带来更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也为我市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09年至2013年和2014年至2018年的两个五年,全市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均较此前数据翻了一番;职业教育领域,2010年以来,我市累计获国家级奖牌77块,省级一等奖113个。
促公平,教育普惠暖民心
数字看变化
从1985年到1990年,全市教育经费由3300万余元提高到1.12亿元;从2010年到2018年,全市教育总投入由46亿多元提高到145.87亿元。
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落脚点。近年,我市促进教育公平的步伐不断加快,从硬件到软件的投入全面加强。从2001年起,我市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远程教育、初中食堂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等项目共计4700余个;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并实现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全覆盖,从2013年至2018年,累计落实资助资金17.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3.4万人次。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从2012年起,我市广泛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活动”、中小学星级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评出特色学校227所、示范性特色学校26所,初步满足了城乡群众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2017年至2018年,我市共投资13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87所,新增校舍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新增寄宿生3.5万人,基本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与人口变化相适应,偏远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更有保障。
(洛阳日报记者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