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控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0-06-11

◆ 李现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洛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环岭公司的车间墙壁上,悬挂着一条醒目的条幅,赫然表明了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担当。

 每天上午,洛阳市十五届人大代表、环岭公司董事长陈霞都会在处置中心总控室内紧盯电子屏幕。她头戴一顶蓝色卫生防护帽,通体穿着白色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严密地遮挡着她的面部。

 整个处置中心警戒级别最高的区域是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车间。除了当值的工人之外,这里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处置现场工作人员与外界通讯,依靠的是肩头上挂着的步话机。

 在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车间内,矗立着两座高十多米的回转窑焚烧炉。工作人员正在焚烧包括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在内的多种医疗废弃物,焚烧炉中的火焰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

 工作人员穿戴着防护装备,隔着一层防护手套,正同各种医疗废物近距离接触。盛装医疗废物的黄色周转箱从转运车里卸下后,在电脑操作工和上料工的协作下,最终投入窜着火舌的焚烧炉。

 车间面积比较大,工人们两班倒,每班连续工作8个小时。经过7道处理工序,医疗废物几乎全部变成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仅有0.07%的部分最终变为残渣。当班工作期间,每个人来回走动2万~3万步。

 据陈霞介绍,这个坐落于孟津县郊外的处置中心一年可以焚烧处置8000多吨医疗废物,负责洛阳市以及周边县区等地的部分医疗废物处置。从口罩漏出的哈气,在她的护目镜上形成一层白雾,挂在胸口位置的步话机不时响起。她隔着防护服,对步话机另一头不时发出指令。

 “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量大概是1300箱左右,我们都是第一时间组织清运,疫情医疗废物做到了当日收集、当日转移、当日优先处置,专车转送。另外,疫情期间隔离点产生的餐厨垃圾也有潜在的传染性,我们也提高了处理标准,和疫情医疗废物一起处置。”陈霞说,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是尽量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一旦要进餐或大小便,就得更换新的防护服,还要花费很长时间消毒。

 天不亮,环岭公司的运输团队就要赶去第一站——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防护服、口罩、鞋套……每一个防护装备都是“护身符”。经过自检、互检、班组检及全流程消毒后,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手套,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直接接触医疗废物感染的风险很大,但再危险我们也要上,这是职业责任。”在路上,陈霞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公司员工就日夜值守在处置中心。“大家都很拼!”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啜泣了一声,但很快克制住自己,只是护目镜上的白雾更多了。

 到达医院时,有几名医护人员正在给医疗废物暂存间里的医疗废物称重、贴标签。

 “我们就是严格按照这个程序进行处置的。”陈霞指着墙上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说,医院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都要按照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等不同类别分类,用国家技术规范规定颜色的垃圾袋、利器盒封闭好,统一存放在医疗废物暂存间,并贴上标签,注明科室、种类、重量等。

 “每个科室的医疗废物从出科室到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间,每一个环节都要登记签字,保证全过程医疗废物数量准确,没有遗失。” 工作人员手中那份《科室医疗废物回收登记表》显示,登记内容包括科室名称,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重量,交接时间以及交接人签名等。

 “医疗废物运到处置中心的医疗废物暂存处后,还要逐箱消毒,分类存放,分车间处置。”陈霞说,按照规定,医疗废物在医疗机构存放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他们是每隔一天到医院进行一次医疗废物收集。现在是特殊时期,每天都组织人员进行收集。虽说辛苦了一点儿,但心里多了一份踏实。

 上午8点左右,收集的第一批医疗废弃物运回处置中心。

 运输团队的车辆刚进场,戴着帽子、口罩和手套,穿着专业防护服的处置运营团队队员便推着印有“医疗废物”字样的黄色塑料箱,立即像一架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交接的流程为:从运输团队那里开始接收医疗废物进入暂存库,并做好数量登记,双方交接签字。随后,将医疗废物运至焚烧炉进行焚烧。趁着交接间隙,笔者了解到,整个医疗废物处理大致分四个环节:第一,接收医疗废物入暂存库;第二,运输医疗废物至焚烧炉;第三,焚烧医疗废物;第四,将用过的医疗废物周转箱进行消毒、清洗。

 第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是医疗废物入库数量和联单、运送卡对照一致,包装是(下转第30页)(上接第40页)否符合标准、分类是否符合标准。第二个环节是医疗废物从暂存库到焚烧炉,需要注意在运输中是否有渗漏和抛洒问题。第三个环节是焚烧,主要是注意焚烧温度及其他工艺指标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标准。第四个环节是对医废周转箱用消毒水浸泡和冲洗、消毒。笔者注意到,现场准备了消毒液消杀和紫外线灯消杀,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直到下午5点左右,工作人员将第一批收集回来的医疗废物全部焚烧处置完毕。然后开始换班,工作人员先进行全身消毒,换下防护服,再消毒,走出工作间。回住宿地,还要进行第三次消毒。

 “医疗废物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危险废物, 主要包括病人的生活废弃物以及医疗诊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走出处置中心总控室,陈霞说,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菌、病毒、放射性物质以及较多的化学毒物等,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毒性和腐蚀性,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对医疗废物的疏忽管理、处置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疫情就是大考,检验着处置中心一线员工的个人品质和能力、担当。陈霞说:“我们对医疗废物的处置全部做到日产日清。尤其对新冠肺炎医疗废物,更是优先处理。”

天色渐晚,陈霞仍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一项项决策、一道道指令从这里传出。总控室内,有疲倦的面容,有嘶哑的声音,但更有“没问题”“马上办”这样坚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