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2020年12月17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洛阳市人民政府
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5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审议意见。接到《审议意见》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指示,按照审议意见要求进行了严格落实整改。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学统筹,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依法公布土壤环境状况和污染防治相关信息,公开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推动开展社会监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并建立了市委书记双周调度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政府把污染防治工作列为市政府常务会固定议题,每周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市攻坚办每月对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进行梳理,组织专家对问题进行“会诊”;专家技术团队每季度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做法,先后制定政策规范7个、指导治理修复项目4个、谋划申请项目5个,培训市县管理人员500余人次,参加我市“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活动4次,解答土壤环境保护问题100余个,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服务。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建立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席会议和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以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为重点,实施“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单”清单化管理,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每季度召开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席会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工信等部门相互通报污染地块管理相关信息,实现联动监管;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与密切合作,推进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检查,严惩重罚各类土壤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做好资金保障。督促各级部门在年度预算中进一步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事项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各县(市、区)积极申报中央和省级土壤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我市2020年度已申报5个中央资金支持项目,涉及金额约1.5亿元。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发放绿色信贷,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土壤污染防治领域,采用多种模式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二、突出重点,着力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
一是摸清土壤污染底数。针对全市工业污染源较多问题,对全市138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进行调查、信息采集、风险筛查和采样工作;对67家高风险重点行业企业地块进行布点采样检测,并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对147个疑似污染地块进行调查,目前已完成123个,剩余地块列为2021年工作任务。对目前发现的12个污染地块进行风险管控;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冶炼行业集中区域为重点,统一开展土壤环境监测,目前已完成158家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并布设984个风险点位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
二是加大重点区域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问题整治,针对南部山区工矿企业多、尾矿库多的情况,组织专业力量对栾川、汝阳、洛宁、嵩县的工矿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完善企业信息700余家,并进行了风险分级。对历史遗留疑似污染地块全部开展初步调查,其中栾川县投入500万元、汝阳县投入320余万元,共完成了30个地块调查工作。全面加强尾矿库监管和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点监管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聘请专业技术机构对全市140座尾矿库进行了排查治理,并分级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闭库销库等治理方式完成了102座重点尾矿库综合治理工作。
三是提高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加大土壤防治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实施农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试点项目,集中力量对共性问题研究攻关,增强法律实施的科学支撑;推进建立建设用地治理修复试点,积极探索土壤污染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相关人员技术水平;支持本地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土壤污染防治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提升我市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核心竞争力;整合我市现有土壤污染防治科研资源,依托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科研平台建设。
四是加强先行区试点建设。积极开展先行试点建设,组建专家团队,重点在污水污泥、废气废渣协同防治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华润热电有限公司通过将污泥集中存储后进行混煤焚烧发电,可实现年处理污泥2.2万吨,解决了长期以来污泥靠填埋的难题;嵩县、宜阳和汝阳采用脱氰红渣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利用二氧化硫-空气法可破除尾矿中99.9%以上的氰化物,实现年产无害化氰化物尾渣14.85万吨,为我市企业危险废物的处置找到了一条新路;投入2213万元,以工矿企业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为重点,采用多种技术开展了一批试点,形成了“低吸收作物品种+水肥管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改良”的污染控制技术体系,有效降低重金属25%以上。
三、加强宣传,压实土壤污染防治各级责任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法》法定职责,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机制,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污染担责原则,推进土壤重点监管企业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制度,不断强化污染者的防治责任。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谁污染、谁预防、谁修复”的基本原则,认真谋划治理措施方案,层层压实责任,高标准、大力度推进污染整治和修复治理工作;将土壤污染防治考核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并把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县(市、区),制定严格的考核措施和指标评分细则,确保按时按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将约谈相关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并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营造宣传氛围。编印相关土壤污染防治宣传画、教学教材、知识手册等10000余份,将工作向基层延伸、向企业渗透、向社会扩散,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推进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知度、践行力,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参与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开展土壤法知识测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广泛开展土壤法知识测试,共收集测试试卷5000余份,线上答题20000余人,增强各类主体守法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合力,提升全社会依法治土的责任意识。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全面建体系、持续打基础、着力控风险、创新争一流”的思路,紧盯“保持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目标,以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管理水平,高质量完成三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打赢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持续提升先行区建设水平。重点完成企业用地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先行试点建设,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二是做好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盯紧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积极谋划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试项目,以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助推先行区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三是发挥先行区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系统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总结推广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成熟经验和技术模式,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条可供借鉴路径。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