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1-02-09

关于洛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1年2月7日在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围绕新发展定位,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聚焦“六稳”“六保”,大力实施“五提”行动,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稳定转好,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推出“洛康码”智能防控等硬核举措,全力抓好防疫物资等要素供应,较短时间内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做到了感染少、清零早。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冷链物流和口岸管理,实现市县两级P2实验室全覆盖,自去年2月14日以来本土无新增确诊病例。

  ——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28.4亿元、同比增长3%,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扎实开展“四企”活动。强力实施“9718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大力推动消费提力。持续提升质量效益。

  ——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区域联动初显成效。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纳入国家规划;洛济深度融合率先启动,洛平、洛三联动有序推进。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动车组存车场完工。济源至洛阳西、尧栾西高速尧栾段和洛吉、洛新快速通道全线贯通。万安通用机场具备试飞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县城建成区全覆盖。城建提质成效显著。地铁1号线试运行、2号线一期单侧隧洞全线贯通,王城大道、瀍涧大道等全线通车,翠云峰等30余座城市立交投用。打通断头路17条,提升背街小巷23条,建成公共停车场39个。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90.1%。

  ——产业转型持续推进。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加速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园区建设提速发力。企业培育成效显现。

  ——“三力联动”全面深化。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综保区成功获批,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正式开行,东方红国际陆港一期建成投用。全年进出口总额193.1亿元、增长24.9%。重点改革扎实推进。高新区“三区融合”、伊滨区“三区套合”顺利完成,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公司”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推行“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自贸区企业开办1小时办结。

  ——城市魅力持续彰显。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会议成功召开,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等加快建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为文旅打卡地,累计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2座,“东方博物馆之都”初具规模。央视秋晚成功录制,“两节一会一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年度9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粮食总产50.4亿斤、创历史新高;53个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超42亿元。培育“洛阳源耕”市级农产品公共品牌,“三品一标”总数全省第一。所有县(市)均通过垃圾治理省级验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全省第一。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稳步推进,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行政村达95%。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污染治理成效明显。PM10、PM2.5大幅下降,优良天数增加6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居全省和汾渭平原第一。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优良。生态修复持续加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312平方公里,228座尾矿库完成提标治理,创建绿色矿山26家、数量全省第一。国土绿化提速提质。完成造林43.9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4.3%、45.5%。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民生支出占比达76.5%。95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建城市书房39座、小游园42处、“乐道”800公里、“乐养居”61个。新增城镇就业11.66万人。新增公办幼儿园50所、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98所。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成功签约,省第二儿童医院等6所医院同时在建。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消防、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各类风险依法妥善化解。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202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五提”行动,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重点做好10项工作:

  (一)全面发力洛阳都市圈建设,打造最大场域最强磁场。完善规划体系。高质量编制都市圈专项规划。争取省级层面开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编制。强化与郑州都市圈错位发展。推动洛济深度融合事项大头落地,洛平30条、洛三32条及早实施,洛焦联动发展尽快破题。推进文旅融合。探索发行都市圈旅游年票,共建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创建伏牛山和太行—王屋山“两山”全域旅游示范,打造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交通互联。做好洛阳至巩义、济源、义马等快线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加快邵原至新安、栾川至卢氏等高速建设,谋划洛汝、偃孟等快速通道,构建1小时通勤圈。加强产业协同。促进洛济焦、洛汝、洛渑、洛巩高质量产业带形成规模。推动洛阳自创区、济源虎岭高新区联动发展,“科技创新券”跨区互用互认。推动污染联防联控。

  (二)持续完善提升产业体系,壮大产业规模效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推进“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

  (三)聚焦创新载体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效率。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实施新一轮“双倍增”。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四)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实施“9719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重点推进519个省市重点项目。实施消费提力行动。推进隋唐西市、龙门古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提升广州市场步行街、西工小街等特色街区。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培育“小巨人”等中小企业20家。全年签约项目300个以上。

  (五)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活力。统筹推进重点改革。支持驻洛央(省)企改革,完成子公司混改项目3个以上。深化农村改革,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10万元以上达到80%。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推动综保区封关运营,申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60亿元。加密开行中欧班列和铁海联运班列,建成东方红国际陆港二期、华晟国际物流港一期等项目。开展外贸增量提质行动,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不见面审批”达92%以上,企业开办全面实现“1天办结”“零成本”。

  (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提升53条、新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5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新发展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农户改厕10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

  (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支撑能力。提升城区功能品位。改造背街小巷20条、老旧小区片区88个、棚户区38个,确保唐寺门立交、汉魏大道北延等建成投用。年底前“一馆三中心”主体建成,新建停车场50个、充电桩3000个、小游园40个、洛阳“乐道”300公里;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95%。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枝和洛宜铁路改线、机场三期、“大西环”等项目早日开工;确保地铁1、2号线正式运营、开工建设完善提升工程,争取地铁二期尽快获批;开工郑州至洛阳等4条高速,确保火车站枢纽建成投用。增强县域支撑能力。

  (八)着力加快“三个转变”,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先行区。加快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推动黄河非遗展示中心、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博物馆等建成投用。提升“东方博物馆之都”品质和影响力。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推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水平。开工建设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确保牡丹博物馆、大谷关及客家之源纪念馆等建成投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九)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厚植生态优势。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全市域水环境治理。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进节能降碳。

  (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稳定和保障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22所、义务教育学校21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5所,支持河南科技大学建设“双一流”学科,争取洛阳大学城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健康洛阳”。加快中医骨伤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伊滨综合医院一期主体完工,省第二儿童医院、豫西公共卫生中心等建成投用。在洛北城区开工建设三级综合医院。改造提升272所村卫生室。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新建改扩建“乐养居”90个。提升社会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