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川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检查报告

2021-03-04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安排,10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制定检查方案,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会议座谈等方式,对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对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现状

(一)整体情况

目前,全县369个行政村(社区)已完成清产核资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工作,共核查集体资产总额23.3亿元,核定债务2.14亿元;全县各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了赋码登记颁证工作;3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还成立了旅游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完成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确认成员83.5万人,20.1万户;培育致富带头人554名,带贫合作社210个;培育家庭农场10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27家。全县各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了“清零”目标,其中: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45个,占总数的12.2%,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324个(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55个),占总数87.8%。

(二)主要做法

1、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农村改革专项领导小组,三级书记分别任组长,加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县、乡、村分别制订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逐级压实责任。坚持示范引领,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分类施策,因村制宜,引导行政村根据资源禀赋,成立各类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入股经营。加强政策资金引导,争取项目资金、安排扶持资金,引导各乡镇、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

2、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利用农产品品牌优势和土壤富硒优势,发展特色种植。村集体通过参与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秸秆综合利用等环节,增加收入。利用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做支撑,发展高效养殖,配套种植10万亩优质饲草,村集体通过圈舍租赁、饲草集中种植等途径增加收入。利用区位优势,围绕洛阳近郊游和辐射周边的休闲度假游,规划伊河沿线、万安山、龙凤山三个沟域经济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旅融合,推动休闲观光农业提速发展,村集体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与整理、服务设施配套等途径增收。

3、完善村企户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发展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运作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与龙头企业合作。采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整合小额信贷等资金,由村集体统一建设家庭农场,交龙头企业租赁经营,在保证群众收益的前提下,实现村集体增收。三是建设集体物业增收。在城镇开发程度高和产业园区周边的23个村,通过筹建集体物业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四是盘活闲置资源增收。利用集体“四荒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长期“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开发性资产。五是发展服务项目增收。113个村利用贴近园区、毗邻企业的优势,成立劳务、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建筑施工、土地流转、农村环卫、企业后勤等服务,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六是建设光伏电站增收。县财政列支2.11亿元,在58个贫困村、产业集聚区和贫困人口多的非贫困村,利用荒坡、闲置土地等建设91个光伏电站,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另外,高标准农田项目经营增收。根据今年上级关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后期管护安排,将去年以来建成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移交给村集体经营管理,增加项目管理经费收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发展后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多为光伏发电、物业租赁、出租集体土地、林地等,收益相对偏低,造血功能弱、发展能力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部分村级班子薄弱,村干部创新发展能力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往往都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凡是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其基层组织能力也较薄弱,村干部管理水平和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创新、大胆尝试的魄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干部整体素质较低,文化、年龄欠佳;二是思想僵化,观念滞后,没有开拓创新精神;三是班子主要成员任期短,缺乏长远考虑;四是有的班子甚至不协调、不团结,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难以发挥对农民群众的带动作用。

(三)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扶贫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贫困村加快形成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较快、非贫困村发展相对较慢。另一方面,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四)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群众的参与度不高。由于对相关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在群众中间没有形成主动参与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在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村,就业机会少,农村劳动力外流至大中城市,导致农村建设力量薄弱,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的渠道太少,造成了村民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乏对村级组织的信任。

(五)政策性保障机制不完善。项目规划、资金扶持、土地保障、技术服务指导等方面还需要出台更加系统完善的配套政策,部分村的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到位,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比较低,急需政府制定出台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六)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指导、监督服务不够到位。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后,部分集体经济在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细节方面需求较大,业务部门指导服务不够到位,监督其规范经营不够到位,急需重视,如水寨镇吉磨村等。

三、建议

(一)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配好配强农村基层班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党的领导是基础,必须不断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以组织振兴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通过提高村级主要负责人工资水平、疏通人才晋升渠道,将农村致富能手、返乡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吸纳到村“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加强村干部培训,提升党组织带富能力。要积极开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创建工作,发挥带动作用,通过选树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示范点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班子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让村级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来。

(二)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找准一条发展的好路子。要实事求是,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 不同的村选择不同的模式与路径,找准一条发展的好路子。要多方考察,考虑长远,选出本村人、财、物具备的好项目上马,切记盲目,形成烂摊子,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县有关部门要对全县各村已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开展的项目,进行排查摸底分类,对好的项目支持指导其发展,对不良的项目统筹考虑群众和集体利益指导其处置,及时考虑风险防范,避免资金浪费及矛盾爆发。

(三)走联合发展之路,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针对薄弱村缺人才、缺资金、位置偏远、发展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县、乡两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打破村域、镇域界限,鼓励薄弱村抱团取暖协力发展,也可以采用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模式,确定一批经济强村结对帮扶一批经济薄弱村,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作为经济薄弱村合作联合参股的发展项目。同时,加强资金扶持,积极向上级申请相关扶持项目资金,调整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扶持薄弱村的抱团发展项目,为薄弱村抱团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努力让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项目资金使用、项目进度、村级集体收入等情况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集体收入集体受益原则,通过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等方式,让广大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让更多农民可以留在家乡为家乡建设出力。

(五)研究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性文件,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县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出台扶持政策,从财政扶持、土地政策、项目支持、结对帮扶、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核查,制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并定期公开账目,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收入和支出纳入账内统一核算,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做好农村集体资产风险防范和评估,为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保驾护航。

(六)县有关业务部门要加大业务指导和监管。县有关业务部门,一要依据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需求,在经营管理、技术指导、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等细节方面,及时做到指导服务到位,二要依据职责监督好其规范经营,以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后,能够长远发展壮大,尽可能避免因项目选择不准、经营管理不善、技术指导不当、经营项目不规范等,造成集体财产和资金的流失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