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 专项报告

2021-06-29

——2020年10月16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苗惠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市国资委向会议报告我市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洛阳市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总体情况

2019年,在市委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全市“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的奋斗目标,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统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动力,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截至2019年底,市属国有企业共43家。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控股及以上企业13家(国有独资企业11家,国有控股企业2家);市财政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文化类企业 30家(处于整合改制中,运转正常,资产总额占市属国有企业比重仅1%)。43家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40.56亿元,同比增长18.25%;负债总额1058.38亿元,同比增长25.86%;所有者权益682.18亿元,同比增长8.12%。市国资委监管的13家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2.67亿元,利润总额9.28亿元,已交税费总额4.86亿元,资产总额1722.33亿元,所有者权益674.90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0.81%。其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已交税费、资产总额分别是2015年底的13.75倍、2.65倍、5.21倍和2.90倍。

二、洛阳市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工作情况

市国资委按照市政府授权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国资监管、优化企业服务,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质量效益明显改善。2019年,市国资委被评为全省国企改革攻坚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全省国资监管先进单位。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国资监管更加坚强有力。按照十九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河洛党建”计划为抓手,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有资产监管的正确方向。一是完善国企党建工作体系。市国资委党委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不动摇,完善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在企业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公司法人治理相统一,党的建设与企业业务发展相融合。二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单制”,建立任务台帐,压实党建责任。建立健全党组织机构,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在城投集团、国宏集团等10家企业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完善国企党建主体责任制。持续深化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将评议情况与年度责任目标、绩效薪酬挂钩,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持续强化国资监管,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优化国资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加快职能转变。出台市国资委职能转变方案,动态调整国资监管19项权责清单,科学界定监管边界。加强国资监管力量,成立监督检查科(党委巡察办),推动内部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巡察等外部监督形成合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截至2019年底,累计出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1+N”政策文件71个,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强化监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推进集中监管。完成32个市直单位93家企业脱钩改制,基本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进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四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明确功能定位、推进重组整合、压缩管理层级等方式,指导企业精干主业、错位发展,加强企业投资管控,引导国有资本向基础产业和设施、公共服务、“565”现代产业体系等重要领域集中。五是完成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对监管企业负责人2018年度经营业绩进行分类考核,根据经营业绩考核和综合考核结果,完成薪酬兑付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监管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六是防范化解风险。出台规范企业投资监管意见及配套制度,把握国有资本投向;建立经济运行定期分析、财务风险防范制度,预警运营风险;通过增加资本、债务重组、成本管理、整合资源等方式降低企业负债率。七是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近五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上缴市财政国有资本收益4.4亿元,有力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国资监管活力不断增强。以深化国有企业“三大结构”改革为主线推动各项任务落地。2019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主要领导来洛调研国企改革,并给予充分肯定。一是产权结构改革成效初现。截至2019年底,通过产权转让、合作新设等方式,在子公司层面完成混改项目29个,引进资本、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组织结构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底,完成39家子公司重组,实现企业资产优化调整;清理整合19家三级以下子公司,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按照“小总部、大产业”模式,强化总部职能改革,11家监管企业完成集团总部职能合并、压减、调整,企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三是治理结构改革走向深入。充分发挥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经营管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指导企业完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企业“三会一层”规范化;健全董事会机构设置,7家市属企业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出台专兼职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加强外部董事履职管理。四是 “僵尸企业”处置全面完成。按照“解散注销一批、破产清算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盘活处置一批”的路径,全面完成全市27家市属县属“僵尸企业”处置任务。五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走在前列。49家驻洛央企、5家市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及8家省企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全部完成,惠及20多万国企职工,每年为企业减负近2亿元。

(四)持续深化地企合作,构建国资国企发展大格局。更加注重国有资本的整体性和流动性,加大市属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合作力度,加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是深化地企合作。建立地企合作联席会议、产销对接、项目集中发布等工作制度,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洛阳市与央(省)企战略合作。截至2019年底,先后召开17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签约产业类项目706个、产销对接合同594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9个、产融合作协议1021个,履约率均在90%以上,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发展。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建立企业与政府“直通车”及“列单、领单、办单、清单”问题办理机制,及时解决企业改革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297个,逐步破解了洛玻、中铝洛铜、国机集团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地企合作成为凝聚全市力量、促进服务合作的有效平台。三是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国宏集团帮助中信重工盘活资产,实施的中信科创园已投入运营;积极配合省国资委推进洛轴LYC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中钢耐火搬迁改造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园一条生产线点火成功;通过增资扩股、股权划转,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积极支持中钢洛耐、洛单集团进入上市程序。

三、洛阳市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工作成效

2019年,市属国有企业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两个一以贯之”,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混改,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向投资运营公司转型发展,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进行资本布局、资源整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国资贡献。

(一)国有资本产业引导作用发挥显著。国宏集团作为全市唯一工业领域投融资运营主体,引导洛阳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依托洛阳炼化宏达投资25.07亿元建设的60万吨/年工业三苯项目已竣工投产,延链补链强链洛阳高端石化产业;成功引入上海康达卡勒福医疗影像设备项目,填补中原地区产业空白;联合洛阳凌宇引入欧洲最大房车企业海姆集团,共同打造“海姆-朗宸”高端旅居车项目。集团公司被评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被列为河南省唯一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标企业。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速。轨道集团“两线两枢纽”工程极大提升洛阳形象、提高交通效率,地铁1号线、2号线分别预计于2021年和2022年6月底开通试运营。城投集团承担的王城大道机场路立交、瀍涧大道等多座立交及重要道路建成通车。弘义集团投资12亿元,承建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35个,共计提供停车泊位12000个,打造“洛阳城市停车”品牌,切实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等难题。

(三)文旅产业发展强劲。旅发集团投资建设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牡丹博物馆、新唐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打造“洛阳礼物”文创品牌,文旅融合发展之势已经形成。文保集团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努力复原看得见的“地上都城”。

(四)民生项目持续改善。城投集团积极推进洛龙区李屯等安置房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青年人才公寓;成立健康产业平台实施伊滨医院建设项目。城建集团建设的文博体育公园开园迎客,成为洛阳市民“网红打卡地”。弘义集团充分发挥在公用事业领域积累的资源和能力,承担着150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65%)的供热任务,确保采暖期平稳供热;加快推进汉山(洛阳)老年安养基地建设,助推洛阳“全国养老试点城市”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文化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洛阳日报社及洛阳广播电视台所属文化企业以《洛阳日报》、广播、电视和网络为主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导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市委“9+2”工作布局等重大主题。圆满完成了两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等一系列重要时政活动报道。洛阳豫剧院、曲剧院和歌舞剧院演艺公司全年组织惠民演出460多场,洛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全年组织电影放映3.5万场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四、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遇到新瓶颈。对各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有效管控,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更好融合,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国企和民企在管理理念、经营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混改企业双方难以实现深度融合。二是由于缺乏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国有控股或实际控制的混改企业基本仍套用国有独资、全资企业管理制度和办法,国企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和民企快速灵活的决策机制时有矛盾。

(二)国资监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上,还未做到有机统一。原因主要有:一是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不到位,距离以管资本为主、专司国有资产监管的定位还有差距。二是分类监管效果不明显,针对企业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精准有效的分类监管还未真正形成。三是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实时在线的国资监管系统尚未建立,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未能有机融合。四是监督合力统筹不够,内部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巡察等外部监督力量的有效衔接不够紧密。

(三)国有企业距离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监管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盈利能力总体偏低,对标国内一流企业还有差距。原因主要有:一是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企业虽然从组织形式上完成了法人治理体系的构建,但权责清晰、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二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仍在继续探索阶段,试点企业集团管控尚待优化。三是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整体资产结构不优,优质资产较少、负债大,经营性资产不足,承担公益性项目较多,资金缺口较大,盈利能力弱,平衡措施少。承担政策性担保较多,存在较大风险。

(四)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国有企业人员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还不够,人员结构老化,人才储备不足,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化选聘力度不够,企业领导人员多来自党政机关,市场化经营、管理意识不够强,存在企业部门机关化、管理行政化现象。二是激励政策不健全,国有企业人员薪酬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联动不明显、薪酬水平差异不大,缺乏市场化引领,导致激励不足,对金融、管理、投资以及一些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五)文化企业改革整合力度还需加强。市属文化企业大多是从原事业单位中,经多次体制改革发展演变而来,成份构成复杂,家数多,体量小,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之文化传媒受全球媒体业态和媒体格局变化影响较大,传统戏曲文化发展受限,报业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公益性强,经济效益提高不快。

五、工作建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1+N”政策体系落实落地,不断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破解改革难题,提升综合成效,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一)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市属企业子公司混改力度,重点在市属企业二、三级层面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推进企业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淡化资本的区域、层级和所有制属性,推动国有企业实施横向联合、纵向整合以及专业化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主业集中,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模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和全资企业的管控模式,提高企业自主经营活力。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落实管资本为主要求,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动态调整完善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和手段,整合国有企业产权、投资、财务等监管信息,打造实时在线的监管信息平台。加强国有资本运行质量效益监测和分析,确保企业高质量运行。强化业绩考核导向作用,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加快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工作闭环。

(三)持续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权责定位和履职方式,巩固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全面完善各项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试点。优化集团管控,科学界定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的权责界限,支持下属企业健全公司治理,确保国资监管放权纵向到底、责任层层落实、活力持续释放。加强投资运营市场化运作,采取股权注入、资本运作、收益投资等运作模式,进一步打造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

(四)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原则,加大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力度。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企业家精神,推进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薪酬能高能低。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

(五)持续深化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属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整合进度,整合洛阳广播电台所属5家文化企业,组建洛阳广电传媒集团公司(方案已获批),整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所属12家文化企业,组建洛阳文化演艺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稳妥推进洛阳日报及所属12家企业改革,聚焦主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内部活力。加强文化企业产权认定和资产监督管理力度,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实现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促进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保值增值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