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洛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洛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
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2年2月13日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洛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前,财政经济委员会对《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会议期间,财政经济委员会认真听取了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报告》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1年是洛阳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超出预期的困难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勠力同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总体来看,迈好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第一步。同时,还要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高、经济发展能级偏低、创新引领带动性不强、市场主体活力欠缺、产业发展结构不优、城市平台功能总体薄弱、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对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符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符合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中央和省委、市委一系列部署要求,指导思想明确、重点任务突出、目标设置稳妥,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议大会批准这个《报告》,批准洛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为确保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顺利实施,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中找准方向,精准施策,落实和出台政策要同向发力、适度超前,守护实体经济基本盘要聚焦聚力,帮扶各类市场主体要务实给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强动能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使洛阳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断巩固,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不懈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要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形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开发区改革、放权赋能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注重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创新资本运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注重创新主体的培育,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三、瞄准产业发展主攻方向。要把抓产业作为重振洛阳辉煌的关键之举,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聚焦发展“风口”产业,落实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抓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强政策协同,持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凝心聚力抓产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要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绿色升级,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落实“双碳”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新材料,做强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壮大新动能。
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好“六稳”“六保”,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重点群众就业工作。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河洛大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推进城市提质更新,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养老事业共同发展,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五、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经济运行。要抓调度促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目标约束,对照全年既定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和调度,靶向精准发力。要抓项目促投资,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要抓消费促回补,搭建消费促进平台,制定优惠政策、组织促销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要抓财源促增收,加强主体税种征管,深入挖掘增收潜力,为经济运行提供充足资金保障。要抓企业促运行,精准有效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项目观摩,“一企一策”制定支持措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企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