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现辖7县7区,13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2家为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48%。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5.2亿元、同比增长3%。
洛阳是一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行走洛阳,读懂历史。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一字排开,“五都荟洛”、世所罕见。现有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54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46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9000余处,各类特色博物馆、纪念馆102家,馆藏文物60多万件(套)。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都诞生于此,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测量仪器——地动仪发明于此。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一部农业科技专著《齐民要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等均著作于此。洛阳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洛阳是河洛之源、客家祖地,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洛阳成功获得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举办权,将成为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
洛阳是一座山水交融、古今辉映的优秀旅游名城。洛阳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南望伏牛,伊、洛、瀍、涧、黄五水穿城而过,自古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现有A级景区66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30家。
近年来,洛阳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提升“河洛之源、礼乐之根、丝路起点”等文化品牌,持续擦亮“牡丹文化之都、文创艺术之都、剧本娱乐之都”等城市名片。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交互式传播”,着力打好“盛世隋唐”“黄河文化”“伏牛山水”“国花牡丹”“工业遗产”五张牌,加快建设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省文旅集团、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基地落户洛阳。率先在全国打造3.0版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明堂、应天门再现盛唐恢弘气象,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全国唯一的牡丹专题博物馆精彩开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风起洛阳》等形成洛阳“IP宇宙”。“洛阳三彩”“牡丹瓷”“平乐牡丹画”工艺文创声名远扬。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山岳经典·十里画屏”老君山、“北国水乡”重渡沟等风景名胜奇峻秀丽,兼具南北风光之神韵。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自1983年以来成功举办了40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四大节会之一。中国一拖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农耕为主题的博物馆,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洛阳形成了春有牡丹文化节、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的四季旅游节会品牌。
洛阳是一座科技实力突出、优质资源汇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全市创新平台总数达2956个,其中国家级103个、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拥有央(省)属科研院所1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工程实验室7个,企业技术中心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伊滨科技城蓄势崛起,洛阳高新区重塑重振,龙门实验室揭牌运营,一大批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科技产业社区加快建设或投入使用。创新主体提质倍增。13家企业入围省“瞪羚”企业,25家企业成为创新龙头企业、占全省的21.6%,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39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至117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1.8%、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创新人才加快汇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构建“以用为本、市场导向”的人才引育机制,把政府“普惠+激励”政策和企业“高薪+股权”措施结合起来,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加强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培育引进省中原学者工作站5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3个,拥有两院院士、中原学者等领军人才54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50名。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推出“科技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和科技创新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先后荣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等称号。洛阳是一座产业基础雄厚、加速换道领跑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有7个落户洛阳,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等众多“中国第一”在洛阳诞生,奠定了洛阳在中国工业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以抢抓风口产业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向风口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规模超万亿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高水平“三大改造”,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20个领先型高端装备,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企业57家,建成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省级智能工厂(车间)达到79个、居全省第一,上云企业突破万家;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37家,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初下降40.5%,成功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一批国家试点,连续四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坚持“五链耦合”,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中州时代、百万吨乙烯、华为技术、凯盛科技、海澜集团、东旭氢能、360数字创新总部等一批重大风口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培育了农机装备、高端轴承、新能源电池、电子化工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十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2400亿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布局储能与氢能、生物疫苗、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普莱柯建设中部地区最大的P3实验室,华为洛阳人工智能先进实验室、百度智能网联示范区等项目落地实施,全力抢占风口产业新赛道、赢得发展主动。
洛阳是一座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的希望之城。区位优势明显。洛阳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陇海、焦柳、郑西高铁等铁路干线穿境而过;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将开工建设,“十字型”高铁枢纽呼之欲出。连霍、二广、宁洛、盐洛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三纵三横三环”的高速路网加快形成。洛阳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民用机场之一,通航城市已达30个。能源资源富集。境内已发现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等矿产资源106种(含亚矿种),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钼精粉基地;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有药材1400多种、珍稀动物近200种。电力总装机容量占全省的六分之一;管道天然气已延伸至县域和产业聚集区。开放平台叠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大平台联动发展,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稳定开行。洛阳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现有一类航空口岸、二类铁路和公路口岸,是豫西地区出入境旅客集散中心和集装箱进出口集散中心。城市魅力独具。青年友好型城市“五大工程”全面推进,21处青年驿站、7200多套青年人才公寓建成投用,洛邑古城、天心文创园等成为青年集聚新地标。“两建设、三改造”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市阳台、城市文化客厅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走进社区,三级邻里中心体系不断完善,靓丽“颜值”和独特“气质”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营商环境一流。“放管服效”改革深入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压缩超过87%,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全省领先,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全省第二,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常态化府院联动模式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创新圆梦的“强大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