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洛阳味道”成为文旅“强磁场”
3月9日至10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保国带队深入栾川县召开座谈会并实地考察栾川餐饮行业提质升级、“栾川味道”树立品牌形象、拉动文旅业发展等工作,他强调,要聚焦民生关切,打造洛阳菜品牌,切实找准“洛阳味道”立法的切入点,监督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栾川县委书记赵莉,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栾川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到栾川县政府会堂,深入会议中心、职工餐厅等,参观了解栾川在接待管理、服务礼仪、特色餐饮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庙子镇的顾家豆腐作坊,李保国细致查看食材选取、磨制工艺等,他强调,要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开发新品种、提升新工艺,让传统美味更符合当今大众的口味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合峪镇黄头岭村黑元土猪养殖基地,李保国实地查看了解猪舍环境、检疫管理、饲养细节等,他指出,食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美食美味的品质和健康,并要求有关部门切实把好食材源头供应关、安全关、健康关。
座谈会上,李保国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汇报。他表示,栾川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美食资源,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美食引流带动作用,探寻深挖本地食材,下大力气推进餐饮制作工艺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推动“栾川味道”品牌建设,打造“洛阳味道”的栾川特色新名片。
李保国指出,要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协会团体配合、人大监督推动的“洛阳味道”传承发展工作格局。全市各级人大要抓“小切口”做“大文章”,切实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精准查找并推动破解“洛阳味道”传承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饮食业“全链条”管理提升,从养殖科学化规范化源头抓起,把好食材关,培训提升加工工艺,规范饮食行业从业者“持证上岗”管理,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方法,鼓励拓展开发市场,不断提升美食品牌影响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全市各县区要提高政治站位,服从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大局,用“绣花功夫”狠抓工作落实落地见成效,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和优势,探寻特色食材和本土“味道”,探索形成地方“拳头”产品,打造“洛阳味道”的当地“金字招牌”。
李保国强调,要依托洛阳文旅优势及网红景区流量和影响力,做好代表性美食的推广、场景化餐饮消费新热点的培育等,让地方特色美食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拉动经济“升温”,推动网红新业态强势“出圈”。要适时组织特色餐饮大赛,聚焦“洛阳水席”“栾川豆腐”“洛宁蒸肉”等广为人知的特色小吃和“非遗”传统美食,比食材、比工艺、比口感,引导大众深度参与、品鉴、评选、授牌,让其传统口味“广为人知”,让其工艺“正宗”固化并广泛推广;同时,要积极探寻“不同寻常”味道、发掘打造非同一般的“家常菜”,积极鼓励创新、引导餐饮业探索提质,让美食更美、美味更新、创意更入心,组织好大赛评选及命名授牌,发挥特色美食的示范引领和宣传拉动效应,推动餐饮行业提质升级,绘制好洛阳“美食地图”,让品“洛阳味道”、讲“洛阳故事”成为文旅新时尚。
“通过打造提升‘洛阳味道’,引导广大民众了解什么是美味、美味是怎样产生的,在品鉴和比对中,强化对‘美’的体验、理解和热爱。”李保国表示,在传承和发扬好千年古都美食文化精髓的同时,要不断推动“洛阳味道”的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全市各级人大要立足职能职责,监督推动各级政府依托洛阳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创新思维理念,探索方式方法,提升工作质效,让“洛阳味道”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强磁场”和“聚能环”,以点带面,拉动文旅业融合发展,更好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洛阳发展大局。(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