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代表工作站”实现家门口全覆盖

2023-11-29

  坏严重需要修缮。”“就业的渠道多一点就好了。”……华灯初上,洛宁县涧口乡鳔池村乡里中心的“围炉夜话”又如约而至,乡人大代表吉军委正和村民在这里交心,促膝围坐唠家常。

  “村级乡里中心也有了代表工作站,咱群众办事还真方便。”鳔池村村民尚某晶说。今年9月,她通过乡里中心张贴的人大代表服务二维码,线上反映了“农村托幼服务难”的事儿。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天就收到了回复。“不到一个月时间,乡里中心和代表工作站就联系了当地一家教育机构,就近就便办起了一个能够实现“学生课后2小时托管和节假日托管”服务机构。

  乡里中心的重要功能,就是赋能产业发展,让老百姓不仅方便,还要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今年以来,洛宁县按照“低成本、微改造、巧创意、精提升”的原则,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连、人口集中、村情相近的村,创新打造了集便民服务、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基层党建等功能于一体的18个区域级乡里中心和223个村级乡里中心。结合乡、村两级乡里中心建设的全覆盖,洛宁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在乡里中心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决定,实现了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在镇、村两级的全覆盖。

  “群众需要什么,工作站就服务什么。”洛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根苗说,让代表工作站进驻乡里中心,是代表联络站的升级版、服务版,更是民心工程,将人大监督延伸到了基层最末梢、重点工作最前沿。洛宁县故县镇寻峪村乡里中心建设,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积极协调下,今年4月已完成拆墙透绿、去柜撤台工作,并完善日间照料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台、乡村会客厅、乡村运营中心、托幼服务中心等特色产业配套服务,同时,拓展公益服务内容,确立超市、农村书屋、卫生所、社区活动中心等12种基本业态,实现为群众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新选择。截至目前,经代表联络站牵线搭桥,寻峪村签订家庭赡养协议21份,播放红色电影4场次,举办文艺汇演、民俗文化节等活动3场。

  锣鼓喧天闹民俗,文化惠民暖人心。洛宁县小界乡祝家园村乡里中心举办第23届民俗文化节,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该村群众的民生难题,帮助脱贫户销售萝卜白菜2万斤,帮助群众销售西瓜1.5万斤,积极协调28万元用于入户道路修建。洛宁县陈吴乡东寨子村乡里中心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充分利用“绿竹风情园”这块金字招牌,积极探索乡里中心“五融五共”建设理念,结合乡贤返乡创业政策,成功引进竹里馆品牌来运营乡村大食堂,真正把绿竹风情园打造成为集便民惠民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式景区。罗岭乡讲理村乡里中心人大代表流动联络站则将人大代表和村民聚在一起,收集问题,解决实事,让更多热心村民看到身边的变化,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建设中,形成“我听你说、你看我做,共协商,同出力”的良性循环。如今的讲理村讲理堂呈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崭新气象,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百姓盼的”与“代表做的”同频共振,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色与特色。

  涧口乡鳔池村乡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站,是全县223个村级代表工作站的一个版本。走进涧口乡鳔池村乡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站,门口显眼位置就能看到站名标识牌和徽标,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一应俱全,墙上整齐醒目的各类制度牌匾,公开展示着年度活动计划,以及县、乡人大代表的相关信息和每月接待安排;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登记簿,记录着代表访民、代表议事、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情况;文件柜里是代表们的履职档案……在这里,每周一都会有一名人大代表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民情心声,纾解群众难题。据介绍,为使代表工作站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洛宁县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建立附近工作生活五级人大代表就近履职联动机制,并公布了代表信息、活动安排、代表电话及有事“码”上办二维码,明确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述职制度、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等工作内容。同时,在工作站的工作内容上,明确重点围绕县委安排部署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的工作或事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其他需要监督的工作、事项等开展人大监督工作。

  “乡里中心代表工作站建设要做到‘党委认可、政府支持、人大增效、群众参与’的效果,打通人民当家作主基层实践的高效路径。”截止目前,人大代表工作站在18个区域级乡里中心和223多个村级乡里中心实现全覆盖。洛宁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根苗指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畅通“线上+线下”的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将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嵌入邻里中心、乡里中心等群众聚合地,让群众的话有地说、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依托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及时收集反馈民情民意、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监督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让代表工作站进驻乡里中心,这一做法更接地气,也成为人大代表与群众互联互动的平台、为民服务的品牌、乡村振兴的名片。(洛宁县人大常委会 通讯员 高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