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论坛|夯实联络站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2023-12-04

  

夯实联络站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洛龙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刘文文

  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洛龙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探索实践,通过建立具有洛龙特色的代表联络站点立体网络体系,站稳“全过程人民民主”坐标方位,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使站点“小空间”,发挥平台“大作用”,带动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常态化运行。

  一、以代表联络总站(代表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洛龙实践新高地

  坚持“1234”工作法,全面提升联络总站(代表工作站)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修订完善一套制度。以健全制度机制为重点,通过明确管理员职责、联络总站工作原则,修订完善联络总站(代表工作站)管理制度、接待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办理流程、五级代表进站等基础制度,连同接待工作安排、活动计划等,强力保障联络总站(代表工作站)运行顺畅、高效。重点开展两项活动。一是每周一固定代表接待日活动。每次安排一名区人大常委会委室主任和两名基层代表进站现场接待群众,“零距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代表接待日。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带领区政府相关委局,现场办理解决群众诉求。着力做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显著位置设置群众意见收集箱,公布接访代表二维码,全天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的标准,定期对未办结的意见建议进行督办,已办结的及时反馈给群众,并征询提建议代表、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意见,形成工作闭环。三是政务大厅走访工作。进站代表走访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办理工作,主动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办理窗口加强和改进工作,更好服务群众。实现四个平台。一是联系群众平台。联络总站实行“月接待、季活动、年述职”,通过“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接待+活动”等多种方式密切代表同群众的联系,实现联系群众24小时不打烊。二是畅通民意平台。运用代表和联络站二维码,形成“实体+网上+掌上”三位一体民情民意收集方式,实现民意表达零距离。三是民生实事监督平台。选择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实事和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切实发挥监督职能,助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四是指导基层人大联络站工作平台。目前我区已初步构建了“1+14+N”(“1”就是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代表工作站),“14”就是现有的14个镇、街道代表联络站,“N”就是N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代表工作室)的代表联络立体网络,联络总站(代表工作站)负责协调抓总做好辖区内代表联络站(室)建设运行的指导和管理,协调解决建设和运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强化代表重点意见、批评和建议的督办,收集汇总处理全区各代表联络站点接待群众情况,推动全区各站点室互联互通,高效运转。

  二、构建“站点室”三级平台,实现代表联络全覆盖

  以代表联络“站点室”为依托,实施“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工程”,拓展提升14个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召开代表联络站建设现场观摩会,按照“九有”、“七上墙”的要求,推动全区街道代表联络站硬件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运行实效化;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本着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原则建设10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在群众家门口收集民情民意,同时立足行业特点和专业优势,在企业、楼宇、小区等打造7个特色代人大表联络(工作)室,进一步畅通意见建议收集渠道;代表联络“站点室”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了区有联络总站、街道有联络站、社区有联络点、行业有工作室的三级代表联络平台,切实将代表联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三、严格“五进”“五要”要求,确保规范运行见成效

  为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平台作用,全区423名五级代表就近编入联络站,严格按照刚性进站、科学进站、联系群众进站、以问题为导向进站、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进站的“五进”要求,推行“代表亮身份”制度,运用代表二维码和联络站二维码,把代表身份亮到基层亮到选区,方便群众找到代表,便捷反映社情民意;同时对每名代表提出“五要”要求,即要保证每年进站不少于4次、要至少联系3到5名群众、要每年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每年至少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要每季度至少参与一次集体活动,通过“月接待、季活动、年述职”,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接待+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进站履职常态化、自觉化。区联络总站7月份开展的“双向约见”主题接待活动,代表带着问题约见政府主管部门,针对群众反映的钱江路新伊大街路段出行不畅的问题进行会诊研讨,通过代表“提问”,部门现场“答题”,提出交警和城管部门在每天高峰时期开展联合执法,区发改委对此问题按程序进行立项,并上报市相关部门等建议,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拉近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

  四、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一站一品牌、一室一特色

  紧紧依托全区各街道地域资源优势,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特色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站一品牌,一室一特色”。关林街道通过“两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功能叠加,“四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工作思路明晰化、制度建设体系化、意见办理闭环化)并进,积极践行“7531”路线图,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上走在全区前列;学府街道立足辖区高校多、专业人才多的优势,组织代表、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代表“小讲堂”,帮助解决民生“大问题”;开元路街道推出“开元100”代表服务品牌(即人大代表5年任期内提出100条合理化建议,接待选民不少于100次,深入企业、社区走访不少于100次,街道人大工委帮助100名选民达成微心愿,年度人大代表评议100分),增强代表履职意识,助力辖区楼宇经济发展;安乐街道代表联络点依托厚重的隋唐里坊文化,围绕“134”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基层民主治理模式,实现了“建在基层、覆盖选区、百姓动嘴、代表跑腿”的工作成效;市人大代表潘丹勇依托建在定鼎门社区警务室的代表工作室和市人大代表第二活动小组活动室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的“定鼎门社区有三所学校,三所幼儿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要加强”的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了相关调研,并积极与法院、检察院、民政局、教育局、学校等部门沟通,在定鼎门社区首创成立了一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潘丹勇代表也被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大管家”;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张素霞代表工作室立足心理咨询专业优势,通过三进(进社区、进网格、进家庭)、三亮(亮身份、亮牌子、亮证件)、三计划(扶苗计划、和谐计划、温馨计划),践行人民有事找代表,代表履职为人民的理念。

  五、创新“代表联络站+”,开辟代表履职新方式

  积极围绕丰富主题活动、加大学习培训、围绕中心履职、助力经济发展、彰显引领示范、反映群众所需、展示代表风采等重点工作目标,实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在“联络站+”上下功夫,不断探索代表进站履职新模式,不断开拓联络站工作新局面。“代表联络站+培训”,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培训、座谈交流,讲授履职知识,交流履职经验,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让代表能履职、会履职、履好职;“代表联络站+网格”,在人大代表分层分点分事网格化管理上,定鼎门街道深入破题不断探索,将辖区代表编入7个社区网格区域,真正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履职区域全覆盖;“代表联络站+产业服务”,田山支部书记白通民代表依托南山花卉市场、南山牡丹园,打造南山会客厅流动代表联络点,推动周边产业快速发展,民宿项目建成落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经济创收;“代表联络站+代表约见”,联络总站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接待,每次确定一个主题,有计划地组织“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站,与代表一起联合“会诊”,丰李街道渣土车沿路抛洒、农村社区学区划片、拆迁社区建立老年人临时安置点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提升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力度、速度和满意度;“代表联络站+居民议事会”,关林街道石油社区代表联络点组织网格长、网格员、驻区单位、居民代表打造议事平台,在调解纠纷、老旧小区改造、管网改造修缮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丰富了基层民主治理的洛龙实践。

  截至目前,全区三级代表联络站点(室)共接待群众60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320条,现场解答249条,交办71件,一批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拉近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