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论坛|创新实践“1234”工作法 不断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实践“1234”工作法 不断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安县人大常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聿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县乡人大换届后,新安县现有两级代表千余人。如何推动代表“履职列车”驶入为民“快车道”?换届以来,新安县人大常委会把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底色,创新实践“1234”工作法,促进代表要履职、能履职、会履职、善履职,不断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1”即坚定“一个目标”——为党分忧 为民履职
“代表代表,权利不小;为民代言,百姓叫好。”这是老百姓对代表的褒奖!代表要履好职,不能没有目标情怀。一方面,必须要把为党分忧的情怀刻在心底。新安县人大常委会着眼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重要思想、重要文章、重要指示,坚持用伟大思想引领。弄清楚代表“是什么”、应该“干什么”、把握“怎么干”,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代表为党分忧的使命情怀得到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必须要把为民履职的情怀刻在心底。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履职,为群众服务是代表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安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引导代表读懂“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做到“心中有民、行之为民”,把为民代言、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作为本心本性,始终坚持人大代表主体地位,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拓宽履职平台、优化服务保障等多种途径,坚持“高质量”服务,以“最广泛听取人民意见、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最大力度为人民服务、最真诚接受人民监督、最有效建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促履职聚合力,把代表履职之根深植人民群众沃土,代表为党分忧、为民履职的思想基础得到不断夯实。
“2”即打造“线下+线上”两个平台 夯实阵地基础
“两个平台”即:打造既可“面对面”又能“键对键”的“线下+线上”双线履职模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安实践有平台、有依托、有保障,发挥代表作用有方法、有渠道、有效果。
线下平台提档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工作的“亮相台”、履职的“示范岗”,更是面向人民群众的“服务区”。近年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围绕“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定位,对“站、点、岗、室”的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和制度机制建设进行提档升级。如,汉关街道代表联络站是河南省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有代表接待室、宣传展示室、议事厅、悦读吧、心灵驿站等功能室(厅)等,站内的驻站代表信息、代表接待流程图、联络站各项工作制度一目了然,新安县人大常委会以此为标准,按照“十有五化”“硬件+软件+活动+示范”等要求,对11个镇(街道)代表联络站、44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43个代表小组活动室、50个代表专业工作室进行打造提升,在全县所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代表联络岗”。并通过代表“站、点、岗”的全覆盖,创新推进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制度常态化,让“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初具成效。各级人大代表走进代表“家站”为老百姓谋发展、办实事、惠民生,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
线上平台三码合一。在新安县走进任意一个代表联络站内,拿出手机,扫描代表信息二维码,即可有针对性地联系代表本人,提出意见建议。这只是新安县推动“三码合一”的一个缩影。数字赋能,奋楫扬帆。近年来,新安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智慧人大”APP上线,按照全域、全时、全程要求,着力打造手机端、触控端、电脑端掌上联络站、网上联络站、码上找代表“三位一体”的线上平台,让码上监督、码上服务、码上代言“三码合一”,加强“建、管、用、融”,让选民群众更加便捷、快速地反映问题,让各级人大代表更加广泛、高效地了解群众诉求,实现了群众“码上提”,代表“马上办”,效果“看得见”,“全时空”畅通知情知政渠道,“全天候”畅通联系群众桥梁,“天链条”贯通监督路径,“全方位”融通代表履职活力。
“3”即健全“三项机制” 夯实履职基础
“三项机制”即:联动协同、宣传激励、管理考评机制。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畅通代表履职沟通渠道,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热情,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好联动协同,凝聚工作合力。新安县人大常委会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深化“四联系”机制,即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联系国家机关、代表联系企业。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联系代表、代表约见“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宣传宪法法律、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引导人民群众将党和国家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二是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组织指导两级代表走进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事项1300多件,助力企业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三是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代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聚万家心”近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3500余件,做到了代表尽职、群众满意。
抓好宣传激励,筑牢意识形态。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开展“讲好代表故事·激发履职活力”活动,把人大宣传纳入党委宣传的“大盘子”。组建县乡两级人大宣传骨干队伍,建立微信工作群,常态化通联研讨,结合人大重点亮点工作,定期谋划开展相关活动、推出特色选题、策划组织征稿,着重提升人员的新闻写作、沟通协作、谋划统筹、调研实践“四种能力”,深入挖掘代表履职好故事、好事例,为代表履职营造良好氛围。换届以来,创作了主题歌曲《惦记》、音乐作品《我把心声唱给党》、纪实片《共同的名字》《人民的选择》等一大批宣传作品。其中,《惦记》为河南省首个县级人大代表履职原创歌曲,入选洛阳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刊发人大理论研究、宣传稿件300余篇,新安县人大常委会连年荣获“河南省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抓好管理考评,代表敢作敢为。制定代表履职管理正面、负面“双十”清单,使代表履职监督有了“硬杠杠”。深入开展优秀人大代表、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代表建议评选活动,让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助力发展成为代表履职主旋律。组织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届中履职情况,晒晒代表履职账单,自觉接受选民评议监督。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代表履职监督员”制度,强化选民监督员监督的“杠杆”作用,让代表履职在阳光下进行。通过代表自评、选民评议、组织评价,对代表届中履职考评结果为“基本称职”的25名县代表、87名镇代表分别进行集体提醒谈话,“当不好代表,就白代表了”已成为代表共识,代表履职的制度基础得到不断夯实。
“4”即增强“四种能力” 夯实本领基础
“四种能力”即: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服务群众、守正创新能力。
增强调查研究能力。新安县人大常委会要求每名代表专题调研每年不少于1次。代表们利用接待日、主题活动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有利时机,进农户、下地头、入企业,听真言、接地气、纳良策,把基层跑遍、跑深、跑透,把调研走深、走心、走实,调研能力不断提高。
增强建言献策能力。通过强化学习培训、联系走访、调研视察、案例分析、交叉观摩、以老带新等措施,着力提升代表问题看得准、建议提得实、办法接得住、过程督得了的能力。新安县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试点县,充分发挥代表建言献策作用,票决的2023年2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紧贴发展和群众期盼,建言效果得到了充分体现。
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广泛开展“四个能力”实践活动,有计划组织代表进站、进点、进岗、进网、进家,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中汲取智慧营养,代表走进基层访民情、俯下身子听民声、深入一线汇民意、服务群众解民忧的能力不断提高。
增强守正创新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育代表要发扬创新精神,保持创的境界,锤炼创的作风,干出创的业绩,以能力提升、作风务实、履职成效来忠实践行代表的使命和担当,代表的观察力、思辨力、行动力不断提升,代表履职的本领基础得到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