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彩

2024-03-04

  姚黄、魏紫、赵粉、豆绿……2月25日,走进位于洛阳市洛龙区的洛阳牡丹瓷博物馆,一朵朵“永不凋谢的牡丹花”或绽放在瓷盘、屏风之上,或盛开在花瓶、盆景之间,或缩小成饰品、摆件“画龙点睛”,尽显雍容华贵、精致美艳。

        “这些都是牡丹瓷,是以传承和发展唐白瓷烧制技艺为基础,融众家陶瓷技艺之长,纯手工制作而成的。”作为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洛阳牡丹瓷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李学武介绍。

        在李学武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因为传承有人、保护有力,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小作坊,走向市场并大放光彩。“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符合新消费习惯的市场供给,丰富青年人学习传承经验,并在创作中融入展现地域特色的元素,让文化产品走得更远、活得更久。”他说。

        在创新之路上,李学武从未停下脚步。目前,他拥有牡丹瓷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个和外观专利千余个,系列产品著作版权达100余项,研发生产了陈设艺术、家庭装饰、饰品艺术、日用艺术、特别定制、城市艺术6大系列千余个品种。

         他开创性打造的洛阳牡丹瓷文化创意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值达数亿元。牡丹瓷作为“国礼”,也被外交部先后赠送给100多个国家的贵宾,成为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一张名片。

         为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升文化自信,2023年,李学武在深入调研、走访、座谈基础上,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管理条例的建议”“关于加强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等,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今年参会,李学武计划提交“关于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建议”“关于让中国陶瓷重回世界陶瓷巅峰的建议”等。他说:“我们应继续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努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不断创新传播方式,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力度,并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让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