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代表“沉浸式”调研助力文旅新发展

2024-03-20

  “古城墙、城门的保护,可以让人重温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旧围墙’变‘文化墙’,‘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城文化特色,提高了居民和游客对城市环境的认知。”“保护和传承是对古城的敬畏与传承,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珍重与传递。”……

  连日来,老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穿梭在在老城区的背街小巷中,对古城保护与整治工作开展视察调研。每到一处,围绕古城新文旅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脉问诊”,追问到底。

  “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随着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洛阳的“现代气息”“时尚气质”“活力指数”全面提升。为进一步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以新文旅出圈出彩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老城区以发展汉服经济作为切入口,推动“汉服+古城”新模式,文旅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丽景门到洛邑古城,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沿路查看安乐北街五方会谈工作室、西大街隋园客栈、魏家街林家大院、敦志街基础设施改造、农校街董家大院等民宿项目与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现场听取相关负责人汇报。

  “沉浸式民宿集群集文化、住宿、娱乐于一体,不仅为来往游客提供住宿服务,更是一个将老城文化和特色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在参观民宿集群时,老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不失时机地介绍:老城区数字化文旅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很快就有属于自己的线上线下剧本运营平台,让更多游客知道老城的特色民宿!”

  “除了这个平台,还得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像小红书、抖音、大众点评、携程之类的,咱也应该在上面多活跃活跃,现在年轻人都是‘做好功课’才出门的……”也有代表建议,在对古城的保护利用中,老城对遗址内部和周边的道路、建筑,严格控制体量、风格,使之与文物风貌相融合,最大程度地保存城市传统肌理,留住老洛阳的“底片”。

  热烈的讨论,温和的交流,有对现有问题的思考,有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小巷里时不时回荡的欢声笑语,让满是历史记忆的老城,孕育出了更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这些闲置房屋对居民来说是闲置资产,但对投资者来说就是‘诗和远方’,我们要考虑如何盘活资源,让‘闲置房’变成‘共富屋’!”

  “从洛邑古城往外辐射,以点带面扩展,想办法把洛邑古城的人群往周边商圈带动,以商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深度激活旅游市场,拉长旅游消费链条,把人流转换成现金流!”

  “要想办法留住游客,形成日游夜游相结合统一的旅游产品,引进一些群众感兴趣的项目,刺激群众消费。”

  “我是咱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创业者,咱老城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是也离不开各个群体的努力,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不仅做好‘招商’,更要做好‘养商’……”

  “冷资源”变为“热产业”,“冰饭碗”“雪饭碗”变为“金饭碗”,这是黑龙江打造冰雪产业、唱响冰雪之歌的生动写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当听取了古城项目建设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后,围绕如何让文旅“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代表们也进行积极发言。

  “留住文旅热度,需要出实招、高招、妙招,关键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比如,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径,挖掘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强记忆点的产品和场景。”

  “多整绝活,多拼创意,多出实招,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IP,就能解锁‘流量密码’、找到流量担当,助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凸显历史文化优势,在保留老城特色的同时,将空间规划与文脉保护有机结合,持续优化改造措施,为老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代表们的畅所欲言,让古城保护中心、住建局、文旅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听得心里热乎乎,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大家表示,老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文旅强区”战略,把百姓增收致富、生活幸福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创新监督形式,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红脸出汗”动真格,倒逼相关部门提升履职水平,以“硬”监督提升“软”实力,助力老城区打造成为国际新文旅目的地。(老城区人大常委会通讯员 白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