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助力‘洛阳菜’提质升级持续出圈出彩
如何做大做强洛阳特色餐饮产业,助力‘洛阳菜’提质升级、持续出圈出彩”?新餐饮具备哪些特点……3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洛阳特色餐饮传承与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活动。
部分驻洛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及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就传承“老味道”,发展“新味道”,让“小餐桌”撬动大消费进行了询问,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现场回答。活动结束后,与会代表对答复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自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洛阳特色餐饮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工作,制定并施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洛阳特色餐饮发展的决定》,推动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洛阳特色餐饮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洛阳特色餐饮业传承创新、标准规范、品牌培育、技艺提升、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宣传推介和质量保护“八大行动”。
“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活动是市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搭建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平台,实现沟通‘零距离’、服务‘心贴心’,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推动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提升“洛阳味道”影响力,助推餐饮与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美食旅游目的地,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研究洛阳特色餐饮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工作,在去年11月开展了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人大监督、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持续不断地巩固提升洛阳特色餐饮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效。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潜力。“洛阳味道既有老字号传承,又有外来菜的借鉴。新老味道兼收并蓄,在传承和创新中融合。”栾川的商务宴、豆腐宴;嵩县的剁椒鱼头、山珍宴、药膳汤……每到一处,代表们和餐饮企业负责人都认真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消费特点的特色餐饮“把脉问诊”,并形成详细的意见建议。全市各县区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自觉服从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大局,用“绣花功夫”狠抓工作落实落地见成效,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和优势,探寻特色食材和本土“味道”,探索形成一批地方“拳头”产品,打造了“洛阳味道”的当地“金字招牌”。
据介绍,针对洛阳特色餐饮的人才培养、品牌打造、创新发展、技艺传承等存在不足,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破题:一是走出去,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学习,深入了解餐饮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提升洛阳餐饮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打品牌,借助洛阳牡丹文化节、世客会等重要契机,继续举办美食节、文化节等活动,展示洛阳餐饮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将洛阳特色美食推向全国,提高洛阳餐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产业,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菜品和烹饪技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餐饮产品,推动洛阳特色餐饮产业的全面升级。
会议强调,“面对面”活动探索创新出的“问题收集、研判转办、集中会商、办理反馈、跟踪督办”五步工作法,实现了代表建议即时提、政府部门及时应,进一步畅通了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助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人大的监督、政府的引导、社会各界的参与,以“有解”思维,推动解决制约洛阳特色餐饮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保护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好洛阳特色餐饮,进一步提升“洛阳味道”影响力,助推餐饮与文旅融合发展。要适时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开展“回头看”,确保代表、群众反映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保障“面对面”活动的实效。
会上,栾川、嵩县分别结合实际,立足本地特色食材、融合文旅发展优势,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佳肴,提升洛阳地方特色美食影响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进行了交流。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莉参加了活动。(李现森丁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