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探源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地

2024-08-02

图片


图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光阴荏苒,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回望来路,中国民主历程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时刻值得铭记。  在今天热闹非凡的石家庄中山西路上,伫立着一座建筑——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市内唯一的电影放映场所,名为“人民礼堂”。  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次大会,被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被称作“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一座纪程碑”。  七十余年岁月长河流淌,经过两次落地重建,如今踏入这座建筑,你会发现,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静静坐落其中。拨开历史的烟尘,循着红色的记忆,《中国人大》记者探源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地,在这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上,追寻中国民主历程的光辉足迹。

  

“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任何一个伟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条件。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也同样如此。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概念,并勾勒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轮廓。他指出:“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日趋成熟,并陆续在各解放区进行了探索实践。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当时,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纷纷成立贫农团和农会,为解放区政权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伴随着解放战争的捷报频传,新中国诞生的曙光显露,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1948年5月,中央决定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区,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为华北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两解放区政府暂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尽快召开华北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

  1948年6月12日,两区政府正式合署办公。26日,两区驻会参议员举行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华北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统一的华北人民政府的决议,并决定迅速开展选举工作。会上有参议员认为华北仍处于战时,此次大会的召开也略显仓促,建议大会增加“临时”二字以便留有余地,这一建议也获得一致通过。

  当年7月11日,《关于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暨选举办法的决定》发布,对大会召开特别是选举事宜作了具体部署。接到通知后,各县、市迅速组织开展代表选举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选举,选出区域代表394人,职业和团体代表173人,另外有政府邀请代表31人。

  大会开幕前,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和交换意见;举行了预备会,选举产生了大会主席团,成立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大会议事规程。

  “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中划时代的一次大会”  

  1948年8月7日,石家庄,夜幕低垂。

  一群人从各自居住的地点出发,沿着大街小巷,匆匆赶往人民礼堂,参加一个对外称为“石家庄生产工作会议”的会议。

  天气炎热,但礼堂门窗紧闭,拉着厚厚的幕帘,会场外还有荷枪实弹的军人值守。

  这里举行的,正是紧锣密鼓筹备了两个多月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密需要,对外宣称“石家庄生产工作会议”,并在晚上召开。

图片

  

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人民礼堂召开。(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供图)

  董必武同志致开幕词,他说: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临时性的,也是华北一个地区的,但是,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因此,它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中划时代的一次大会”。

  时任中原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来宾代表致辞:“今天的华北临时代表大会,一定会鼓舞全国人民,增加全体解放军特别是中原解放军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华北家乡是巩固的、在建设的,他们会有更大决心、更高勇气和敌人作战。”

  本次大会,听取审议了4个工作报告,即:华北军区军事报告、施政方针的建议报告、两个边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4个法案,即: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村县(市)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条例、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条例、农业税税则法案;审查了涉及军事、政治、农业、工商、民政等八个方面的1180件提案。

  8月18日,大会选举产生了由董必武、聂荣臻等27人组成的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

  8月19日,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这次大会,使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伟大构想在一个高层次上得以实现。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以“人民代表大会”命名的最高层次的区域性权力机构,从会议组织、程序、功能等方面看,具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特征。

  9月20日,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平山县王子村召开。会议选举了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通过了《华北人民政府各部门组织规程》及各部、会、院主管人员名单。

  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制定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200多项法律制度,为建设新中国进行了原创性探索,奠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建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1949年10月27日,毛泽东发布命令:“中央人民政府业已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着即结束……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应以原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各机构为基础迅速建立起来。”10月31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办理了移交手续,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传承红色传统,绽放民主之花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

  夏日时节,石家庄市城市馆三楼的“人民民主的范例——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正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1949年7月21日至8月9日,石家庄市成功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成为了第一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

  这是一座城市的底色。

  历史,选择了这片红色热土;如今,历史的力量在这里赓续传承。

图片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组织人大代表到岸下村开展“人大代表赶大集”活动。(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供图)

  从“人大代表赶大集”寻找“源头活水”,到基层立法联系点搭起“立法直通车”;从每个乡镇街道都建起“人大代表之家”定期接待群众,到探索“人大代表议事厅”汇聚民声民智……一项项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一个个别具特色的民主形式竞相涌现。

  正定县新城铺镇,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赶大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几位县乡人大代表在集市接待群众,进行民意调查。据了解,不仅在新城铺镇,“人大代表赶大集”也已成为正定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联系群众的“常规动作”。2023年,正定县人大代表定时定点到集市公园“摆摊设点”,接待群众上万人,征集并推动解决问题千余件,已成为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正定县,“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遍布城乡,甚至在荣国府景区内都能找到“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进“站”入“家”,生动践行了群众在哪里,代表履职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走进正定镇政府办公大楼,一层最醒目的位置就是“人大代表之家”,这里同时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记者步入代表之家时,两位正定县人大代表正在这里接待选民,回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问卷,听取有关需求和建议。

  “社区群众听说了此次调研都主动联系我。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吃药的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怎样护理日常疾病,及时治疗突发疾病非常关心。”正定县人大代表贾吉刚一边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一边认真将问题记录在册。这些“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将在汇总整理后反馈到立法机关,为后续养老服务相关立法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巍巍石桥历苍黄,石门洞开启华章。穿行在石家庄市的大街小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配套服务设施丰富便捷。近年来,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修改城市发展相关地方性法规14部,以高质量立法助力建设人民城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联动监督、协同监督;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不断健全发挥代表作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更顺畅、落实更高效。

  历史的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感受这片热土在时代前行中不断续写的民主故事,我们坚信,聚合人民磅礴伟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能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华章更精彩。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