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思考

2024-08-15

洛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思考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李保国

(在2023年11月29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洛阳有三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文化资源优势,二是自然山水优势,三是工业基础优势。这其中,文化资源优势是我们最基础、最持久、最有潜力的优势,也正是立足于这个优势,省委对洛阳提出“文旅文创成支柱”发展要求。如何让文旅文创成为发展支柱,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优势,如何更好地将洛阳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我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抓不住问题,工作就不会进步。在推动优势转化中,我们应坚持目标导向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找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目标要具体化,从宏观上讲这个目标就是“文旅文创成支柱”,也就是文旅产业在GDP中至少要有10%以上的占比。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从微观上讲目标就是两点,一是引流,即不断吸引客流来洛阳,不断提升洛阳城市的影响力。二是吸金,即实现流量变现,将热热闹闹的“客流”变为实实在在的“财流”。坚持问题导向,应注重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查找洛阳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短板与弱项。纵向上与历史对比找差距,以往洛阳过于依赖牡丹文化节等节会引流,推出的一些内容与形式创意不足的大型文艺演出而昙花一现,不能很好地持续引流与提升城市影响力。“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就是抓住这个痛点,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新业态、打造新场景,线上引流量、线下做变现,带动洛阳的文旅热度持续高涨,从今年的旅游数据来看,洛阳可以说已跻身全国文旅城市“顶流”。横向上与先进对比找差距,洛阳要和具有相同资源禀赋的古都城市来比较,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安阳的殷墟、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杭州的西湖景区,这些城市都很好地借助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坚持问题导向,要强化“有解”思维,只有坚持“有解”思维,才能更好地破解难题、闯出新路,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二、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市一盘棋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推动优势转化中,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全局观念,一是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工业基础三方面优势,深入系统研究和谋划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市委提出的紧盯“两大板块”,突出“三个着力点”,着力抓好“七大片区”,就是统筹推进的工作举措。这里面比如伏牛山片区,我们就应统筹做好老君山、白云山、龙峪湾、天池山等文旅资源的协同规划发展,同时把南部伏牛山片区与北部小浪底、黛眉山、龙潭大峡谷等文旅资源统筹协同发展,形成“一心两翼两带”文化旅游空间布局。二是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对县区文旅工作的指导,建立常态化的指导机制,市县联动统筹推进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预判和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形成上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引外联的工作格局。三是做好文旅服务的提升,把“流量”变为“留量”。通过增加航线航班、加开高铁车次、建设旅游公路等,让游客更好实现快进慢游。通过发展特色酒店、城市民宿、房车营地等,提升旅游住宿整体服务质量。依托景区、街区、片区载体,合理布局餐饮、购物、娱乐等商业形态,打造一批文旅商综合体,更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等。

  

三、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干工作,仅仅立足“不待扬鞭自奋蹄”是不够的,还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快马加鞭、加压驱动。考核出思路、考核出方法、考核出活力、考核出GDP。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一是要科学设定考核的对象,即明确对抓文旅工作的部门、抓文旅工作的领导考核。二是要具体化、量化考核,不搞模糊考核,制定的考核指标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比如文旅GDP占比、流量、消费、就业等,只有这样才更加客观科学。三是要注重对奖惩的落实,考核与职级晋升、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紧密挂钩,采取奥运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持续强化动力,充分调动积极性。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如果不坚持正确的考核激励制度,“有解”思维可能退化转变为“把关思维”,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四、要善于抓重点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面对发展任务,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应善于抓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没有重点就无法带动全局,没有重点就没有影响力。具体来讲,短期内要抓好龙门石窟、老君山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有限资源向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保护公园和龙门两大片区集聚;拉长汉服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汉服经济,不断扩大洛阳文旅影响力等。长期来看,要做好洛阳古城中轴建筑群建设工作,全力推进隋唐洛阳城历史中轴线复原展示;构建“政府—社会—社会组织—企业”多方参与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体系,形成保障旅游服务质量长效机制;强化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讲好洛阳故事、传播洛阳声音,将洛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五、要深化改革

  利益是支点、利益是杠杆。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规范资本推动发展。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文旅领域改革,这里涉及一个“三权分离”和“国退民进”的问题,历史文化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全民所有,行政部门有管理权,事业单位、国有公司有部分管理权和经营权,这种管理与经营体制有几个弊端,一是管理权与经营权叠加,这样既不利于管理权的有效行使,也不利于经营权的充分发挥。二是事业单位、国有公司行使经营权存在弊端,容易造成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三是体制机制不活,创新动能不足。破解这一难题,就要强化市场思维、企业思维、运营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历史文化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合理引进民营资本,民营资本机制更灵活、动力更强劲、创新更持续。文旅资源的运营由专业的运营公司负责,按股权分红,政府不干涉经营权。如开封清明上河园就是一家典型的由民营控股、政府参股的文旅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和专业运营公司主导项目建设及运营,通过不断整合拓展“宋文化”元素,丰富了文化表现形态,擦亮了开封文旅品牌,也实现了资本的良性发展。我们要善用市场思维、善借市场力量,让洛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城市优势,成为推动现代化洛阳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