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2024-11-29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市境东西长约170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现辖7县7区,13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2家为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7.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42%,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历史文化厚重。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5000多年文明史、近4000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4个。洛阳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

  工业基础雄厚。洛阳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项目有7项在此布局。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2家,其中百亿级以上企业13家,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石油化工1个准千亿级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

  科研实力较强。洛阳是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拥有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高能级创新(开放)平台,现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72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万余人,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108个、“两院”院士4名,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位居全国先进水平。洛阳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六年排名全省第一。

  自然资源丰富。洛阳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南望伏牛,伊、洛、瀍、涧、黄五水穿城而过,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城市景观生态优美,牡丹名甲天下,森林覆盖率达45.8%,3A级以上景区69家,其中5A级5家。矿藏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106种(含亚矿种),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交通区位优越。洛阳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陇海、焦柳、郑西等铁路干线穿境而过,呼南高铁焦洛平段项目前期进展顺利;连霍、二广、宁洛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在此交会,“三纵三横三环”高速路网基本成型;洛阳机场通航城市18个,开通地铁线路2条,公铁集疏、陆空衔接、内捷外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