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式”监督推动代表建议真办理见实效

2024-12-19

  从暗访检查到“清单”式监督,从创新设立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到建立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机制,从现场推进到满意度表决……日前,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交办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366件,内容涵盖了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要持续提升办理质效,实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真落实、真办理、真见效,赢得民心满意。”市政府迅速行动,将建议逐一分解至相关单位,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为使“良言”变成“良策”,政府各部门不仅注重结果的达成,更看重过程的规范和高效。他们按照代表建议办理办法,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人员具体办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建议办理“三见面”的要求,确保每件建议都有人管、有人办、有着落。

  “办理前,充分沟通,了解代表的真实意图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办理中,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办理后,及时回复,向代表和群众反馈办理结果,确保建议办理工作的及时、高效、有质量。”市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提得好,更要办得好。代表是“带着问题”来,更期待的是“找到答案”。

  “切实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效,努力做到让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上述负责人介绍,比如,在办理“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建议时,他们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围绕统筹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推行台账化管理,以督促行、以察问效。如今,全市2795个涉农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行政村占比高达75.4%,农村污水治理率也达到了73.9%。

  为确保建议办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人大常委会在督办过程中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除通过“一建议一群组”让代表与承办单位之间,通过工作群直接联系和沟通的同时,还采取了代表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馈满意度、建立代表建议办理“电子清单”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建议办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代表建议关乎的是百姓民生,传递的是民情民意,只有倾情倾力办理,才能让代表满意,让老百姓满意。“根据代表们的反馈,今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办理效率、答复质量、人大代表满意度均为满意。”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盯代表建议的交办、督办、落实等关键环节,打好全流程监督的“组合拳”,促使承办部门打起“十二分精神”,“闭环”式监督机制,确保了建议办理真落实、问题真解决、人民真满意,杜绝了“被满意”现象的发生。(李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