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代表团5件建议获表彰 创历史新高

2024-12-27

  “代表建议内容,紧扣群众切身利益,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日前,从省人大常委会传来喜讯,洛阳代表团有5件建议被评为2024年度省人大代表优秀建议,数量居省辖市首位。

  据悉,这5件优秀建议分别由省人大代表王新乐、陈朝福、黄克政、杨新涛、张海朝提出。内容涉及法院工作优化、城市建设提升、民营企业扶持、法律服务市场整治以及校企合作深化等,件件事关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汇聚民意、凝聚力量。

  “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代表履职的基本功,在联系群众的主动性经常性上下功夫,充分依托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活动等,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把群众的诉求带到人大会议上,体现到建议里。”省人大代表王新乐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法院系统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风险预警者”,这是不少企业经营者的心声。对此,他提交了《关于深化“万人助万企”精神 引领基层法院创新工作方法 加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确定为省人大年度18件重点建议之一。

  杨新涛代表针对法律服务市场的规范与高效问题,提出的《关于清理整治法律服务市场的建议》,同样也是今年的重点建议。他深入剖析市场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围绕破除隐性壁垒、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增强发展活力,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黄克政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扶持加强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从数量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搭建更多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赢”……是陈朝福代表、张海朝代表提出的建议。

  “这些高质量的建议提出,得益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围绕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除常态化服务保障省代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进站履职等,还印发《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二十六条举措》,创新设立了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代表工作站,将线上代表工作(联络)站嵌入邻里中心、乡里中心等群众聚集地,开展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活动,全方位推动代表履职由“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转变。

  “把建议‘建’在点子上、‘议’到关键处,量质并举,让成效真正走入百姓的心坎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说,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机制的建立、措施的跟进,实现了代表能够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去选题,并通过深度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准确性、针对性的议案建议。

  “洛阳代表团提出的5件建议荣获表彰,不仅是对代表们履职能力的肯定,更是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的成果体现。”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洛阳代表团将继续发挥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李现森 季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