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通道】15位代表回应民生关切 ②

2025-02-12

2月9日,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市两会“代表委员通道”再次开启。15名人大代表陆续走上通道围绕着城市提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面对面回答记者提问,回应民生关切!


发掘保护传统文化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市人大代表田华

“洛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洛阳市人大代表、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田华建议,洛阳可以从三个方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田华.jpg

首先,新文旅产业发展需要持续创新,要找准城市营销的切口,推进沉浸式体验在更多场景的应用,音乐产业可以作为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次,深化文艺院团改革,让专业文艺工作者专注进行创作,形成更多更好的剧目。同时,引进专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引入头部演艺企业和文旅产业基金,让文旅产业沉浸式演艺得到有效和专业的支撑。

最后,搭建新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积极调动相关部门、院校、社会文艺团体、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生活化。


消除“静悄悄的十分钟课间”现象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市人大代表殷小丽

“消除部分学校‘静悄悄的十分钟课间’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市人大代表、伊川县实验小学校长殷小丽说。

殷小丽.jpg

殷小丽建议,首先,明确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清晰界定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推动校园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与矛盾解决的法治化进程。其次,学校应将日常安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明确、简洁地传达课间安全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潜在危险;鼓励学生参与安全管理,比如设立“小小安全监督员”岗位,让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既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又能培养其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可以在班级内配备适合课间玩耍的小游戏道具,如短跳绳、翻花绳、毽子等,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课间活动,并合理规划教室外活动空间,划分出相对安全的功能区域,设置小型阅读角、棋类活动区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间活动选择。


发挥产业园区平台作用  为中小微企业引来金融“活水”

市人大代表孙广通

“中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发挥好产业园区平台作用,加强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市人大代表、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洛阳公司总经理孙广通说。

孙广通.jpg

孙广通认为,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中小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创新潜能的主体,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生力军。他建议,产业园区平台应聚焦中小微企业不敢贷、不会贷、贷款审批难问题,联合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线上信贷产品,提供足不出户即可提款的服务;不断发挥金融服务的渠道作用,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为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升河洛文化影响力  擦亮“客家祖根地”名片

市人大代表张艳利

去年,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洛阳举办。大会期间,在位于偃师区槐新街道的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举办了一场拜祖活动,并确定以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拜祖活动,这让洛阳市人大代表、偃师区槐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艳利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张艳利.jpg

“今年,偃师区将把提升河洛文化影响力、擦亮洛阳‘客家祖根地’名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张艳利建议,下一步要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独特魅力,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展览、演出等,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热爱河洛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开发洛阳特色客家文旅产品,推出客家文化旅游线路,打造客家美食节、客家文化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参观体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与推广,密切与客家乡亲的联系沟通,让洛阳“客家祖根地”名片更加闪亮。


践行央企责任担当  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市人大代表吴卫东

“国网新源洛宁电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库蓄水等重要里程碑节点均提前完成,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8.3亿元。”洛阳市人大代表、国网新源河南洛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卫东介绍了项目进展。

吴卫东.jpg

吴卫东表示,2025年将继续秉承“建好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理念,全面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精心管控,力争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电站投产后,我们将加强经营管理,聚力提质增效,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源,继续践行央企责任担当,持续提供辅助服务等就业岗位。”吴卫东说,同时还将谋划研究抽水蓄能与其他新型储能联合开发运行模式,助力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深度挖掘抽水蓄能电站优势特点,主动服务洛宁县全域旅游规划,配合做好工业旅游开发等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加突出贡献。


推动民宿集群化  助力文旅繁荣

市人大代表贾冬鹏

“去年,全国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栾川文旅凭其借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洛阳市人大代表、洛阳天使民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师贾冬鹏说,民宿产业作为栾川文旅的特色支柱产业,历经多年深耕细作,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成熟度,都位居全国前列。

贾冬鹏.jpg

贾冬鹏说,近年,洛阳高度重视民宿行业发展,精心组织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出台一系列标准与规章制度,推动民宿集群化发展。贾冬鹏建议,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优势,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大力发展高端民宿等风口产业。在推进过程中,立体式开展民宿集群建设工作,梳理宝贵经验,确立建设规范,培育开发与运营团队。在增强伏牛山居等品牌影响力过程中,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特色区域民宿品牌建设的倡议,充分发挥栾川等地在文旅领域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助力全市新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围绕特色产业延链  绘就乡村振兴美景

市人大代表楚小莉

如何做强特色产业并构建产业链?洛阳市人大代表、河南阡陌桑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楚小莉讲述了创业经历。

楚小莉.jpg

几年前,楚小莉回到家乡嵩县,带领团队打造了2.3万亩桑园,带动1.27万余户农户种桑养蚕,成功实现了亩产突破6000元的佳绩。

“产业兴旺,特色是关键。”楚小莉说,多年来,他们深挖桑蚕业价值,开发了桑叶茶饮、高品质蚕丝被、丝绸文创产品等,打造桑蚕小镇,组织科普研学,开启了农文旅融合的桑蚕之旅。

“布局全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是我们发展的第二步。”楚小莉说,阡陌桑田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和项目,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让蚕桑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时代舞台上绽放芳华 。


开展基层治理创新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市人大代表潘丹勇

如何更好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洛阳市人大代表、洛龙公安分局定鼎门社区民警潘丹勇用一项项创新举措,展现了基层民警深耕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6260977)-20250209093154.jpg

潘丹勇从2017年起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多年来,他创新推行“党建+警格网格”融合机制,将警务工作深入嵌入社区治理体系。在他的发动下,辖区群众组建老兵志愿服务队助力平安建设,社区探索建设食堂,建起了消防、地震、防欺凌等体验室和社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等,更好服务居民群众。

将法治思维融入基层治理,是潘丹勇的另一个创新实践。他在警务室设立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探索“非处罚式执法”等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在警务室首创代表工作室,通过“固定见、常态联、码上约”实现民意收集“零距离”。“我们的责任就是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用我们的辛苦倍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潘丹勇说。

来源:掌上洛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