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大工作巡礼丨孟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助力现代化孟津建设

2025-02-17

  编者按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也是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二年。过去一年,全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树牢“有解”思维,坚持联动“一盘棋”,创新开展监督、代表作用发挥、新闻宣传等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市人大常委会与全市各县区联动,推出“2024洛阳人大工作巡礼丨县区人大‘成绩单’”,展现2024年全市各县区人大履职成效和创新亮点工作,讲好新时代洛阳人大故事,为推动现代化洛阳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2024年,孟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345”发展战略和“3+2+2”工作布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孟津发展大局,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孟津建设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在政治建设上达到新高度。一是孟津区人大常委会坚定政治机关定位,确保人大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力推进,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积极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并高质量完成任务。二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和宣讲活动,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三是强化政治担当,紧密围绕区委工作重心,积极发挥人大作用。全年召开区人大常委会8次,主任会议13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4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在依法履职上打造新亮点。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实现新路径。区、镇两级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评估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政府办理民生实事科学有效。组织专项视察、集中视察和听取专项报告等方式,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让“民生实事清单”真正转化为“百姓幸福账单”。规范运行代表工作(联络)站,充分发挥作用。全年开展各类活动670余次,参与群众达3540人次,推动解决了190余个实际困难。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推动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加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的建设力度,推动各级代表工作(联络)站全面提档升级,搭建好人大代表进站学习和履职尽责的服务平台。

  三、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鲜明主题,在监督实效上创出新局面。紧扣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和生态建设、社会治理及深化改革等关键领域,通过听取报告、视察项目等方式,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文旅融合与生态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与深化改革。创新监督方式,首次开展市、区、镇(街道)人大联动监督,首次对部分人大任命的政府部门组成人员、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评议,首次开展案件评查活动。聚焦社情民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活动,推动城区道路建设、加装电梯、养老服务、集中供暖等问题的解决,真正做到人大监督紧跟进人民群众期盼。

  四、牢固树立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这一责任意识,在代表工作上形成新优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双联系”指示精神,有效服务、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取得显著成效。举办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利用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并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参与活动,修订履职评价办法,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拓宽代表履职渠道。首次开展镇(街道)人大代表异地集中视察活动,打造线上代表工作站,设立流动工作站,围绕交通规范执法、飞线治理等问题深入调研,扎实开展视察调研。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建立办理台账,听取工作汇报,现场督办落实,确保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

  五、锚定“四个机关”建设定位这一重要任务,在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各项基本制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开展社会风气提升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履职氛围。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形成了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关于孟津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被市人大评为人大系统2024年度优秀调研成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总结宣传人大工作成效和代表典型事迹。在省、市级媒体发布新闻稿件150余篇,生动展现了人大履职成效,获评2024年度河南省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