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执法检查“回头看”活动

2025-03-04

  2月2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劭春带领常委会农工委到孟津区开展《洛阳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回头看”活动。

  检查组一行先后到汉光武帝陵、朝阳镇闫凹村、卫坡村等地,就林业、文物、属地政府等相关部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的整改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实地检查监管责任是否履行到位、问题整改是否有力有效。

  去年5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古树名木保护执法检查活动,在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指出了政府相关部门在责任落实、养护管理、联动执法、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要求加强统筹谋划,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成效。市林业、城管等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开展第二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压实整改责任,落实工作举措,开展动态监测与保护,实行“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精细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整改成效。581棵问题树木,已完成整改304棵,占问题树木总数的52.3%。孟津区在落实整改意见的过程中,采取扩盘培土、输液杀菌、浇水加固、疏松打孔等养护措施,对问题古树逐一进行整改救治,对古树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治理提升,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杨劭春在检查中指出,古树名木是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的双重遗存,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与中华文明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持续提高认识,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要自觉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和养护技能培训,督促责任单位和个人落实好养护职责;要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古树名木的自然品质和历史文化价值,采取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使古树名木“活”起来、“走”出去,在保护好管理好“绿色文物”的同时,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多重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讯员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