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老李家牛肉汤馆:三十载匠心传承与创新突围

2025-04-11

  在洛阳,有“一汤十变,百汤百味”之说。作为地标美食,在洛龙区通济街上的兄弟俩老李家牛肉汤馆的味道,一直领跑洛阳“汤”市场。

图片

  美食,不仅是果腹的菜肴,也是彰显各地风物特色、人文底蕴的城市名片。如何利用一碗汤勾住了食客的味蕾?“坚持小火慢炖,杜绝添加剂,以天然食材和传统工艺确保汤底醇厚清亮。”该汤馆创始人李顺利介绍。

  “汤色金黄,味道醇厚,牛肉软烂不柴,是洛阳诸多汤中的佼佼者。”市餐饮协会负责人牛恒林说,该汤馆自1993年开店以来,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不仅成为洛阳人“舌尖上的乡愁”,更在打造“洛阳味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传统美食转型升级的典范。

  “我们主打的是味好、不贵、体验佳,做真正由消费者‘吃’出来的好味道。很多顾客也是奔着这碗汤的味道来的!”今年50出头的李顺利,每天凌晨3点准时到店,将精选的牛肉、牛棒骨与20余种中药一同熬煮。在经过数小时的“咕嘟咕嘟”后,当天的第一碗牛肉汤才能出锅递到食客手里。

  以“一碗汤”“一盘菜”串联洛阳历史、民俗与生活方式,让味觉体验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入口。为加快推进洛阳特色餐饮高质量发展,打造健康、自然、创新、精美、特色的“洛阳味道”,引领高品质生活,带动新文旅发展,启发思维理念转变,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印发《关于开展“洛阳味道·2025”专项行动的决定》,明确了“培育特色美食品牌”等十项活动。

  “一锅汤一头牛,一碗碗、一勺勺都要保证口味正宗。”李顺利说,他家的牛肉汤坚持用纯牛肉和牛骨熬制,采取肉与骨头分锅煮,汤底浓郁而不油腻,牛肉炖得软烂入味,入口即化。再配上特制的配料和鲜嫩的血块,每一口都是地道的洛阳味道。

  汤锅里的牛骨高汤翻滚着,“嗞嗞”地冒着热气,香味四溢。“汤清、味麻、肉香、低盐,若再配上两片鲜嫩的‘石香’叶,喝着更清爽可口!”李顺利说,结合现代养生需求,店里正尝试着对调料配伍进行微调,现在的熬制出的汤,汤色清澈,细细品味,满口生香,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一丝丝微妙的草本香气。

  “老李家的牛肉汤,味道鲜,喝多少年都喝不腻。”食客马女士是专程从老城驱车过来喝汤的。她说,来这儿喝汤,不仅仅是一碗汤那么简单,每一口都是享受,每一次光顾都是一场味蕾的盛宴。

  “汤底的清淡、浓厚以及肉质口感,是根据食客的口味迭代升级。如针对南方游客,推出‘减盐版’;针对健身人群开发‘高蛋白低脂套餐’,这样一来实现‘一汤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李顺利说起口感的创新,头头是道。

  “在保持市井烟火气的同时,优化店面环境,推陈出新,推出‘汤+饼丝’‘汤+血块’等组合套餐,搭配石香、荆芥、韭菜等特色辅料,满足多样化口感需求。”

  “要以天然食材与火候把控成就汤品的鲜醇本味。这种对健康的追求,既顺应现代消费理念,也让老店在‘舌尖安全’时代赢得信任。”

  “……”

  这里的每一碗汤、每一片肉,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与烹饪,力求达到肉质鲜嫩、汤汁醇厚的完美状态。“以传统工艺为根,以健康化、体验化为翼,避免盲目跟风,这些特色小吃总能直达味蕾、抚慰人心,承载着最富人间烟火的情谊。”食客老刘说,能在众多汤馆中突围出来,一是它延续了河洛饮食文化中“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又契合现代消费者对食材透明化、无添加的追求。二是重在结合了现代人口味与健康理念,满足了不同顾客的多元化需求。

  “口感清新,味道细腻,麻中有香,非常特别,我非常喜欢”“从没想到,牛肉会以这种方式呈现在眼前”……日前,在国际“Z世代”牡丹花城周游记活动中,来自19个国家的30余名青年走进到兄弟俩老李家牛肉汤馆。

图片

  “食物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达。”来自哈萨克斯坦、莫桑比克的Z世代青年,在品尝了牛肉汤后,一个个是赞不绝口。

  “随着餐饮消费的频次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餐饮。我们也将以名品示范为引领,更加注重色香味形融合探索与创新突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洛阳味道’。”李顺利表示,真正的“老字号”生命力,在于既能守住烟火气里的文化根脉,又能以开放姿态拥抱时代需求——这或许正是老李家牛肉汤的“长红密码”。

  小小汤碗,小吃不小。一碗牛肉汤,承载着洛阳人的饮食习惯,也浓缩着这座古城的人间烟火。因为,汤锅里“咕嘟”出的不仅是地道的洛阳味道,更是洛阳人热气腾腾的生活写照。(李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