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到嵩县探访困难群众 实地督导低保等民生政策落实情况
四月底的伏牛山区,草木葱茏,夏意渐浓。29 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保国轻车简从,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驱车三个多小时,再次来到嵩县白河镇火神庙村,探访困难群众,实地督导低保等民生政策落实情况。
火神庙村地处嵩县南部深山区,山高路远、住户分散。上午11时许,李保国一行来到村民杨来运家中。已七十有余的杨来运是三级肢体残疾人,已纳入低保保障范围;与其同住的哥哥杨九是位聋哑老人,终生未婚,今年已75岁,享受特困供养政策。
两年前,李保国曾在一次暗访调研中随机到访过他们家,困难情况有没有妥善解决?已是他多日里的心头惦念。“最近身体怎么样?”“每月的补贴都按时领到了吗?”李保国仔细查看居住环境,关切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和各项帮扶政策落实情况。得知杨来运的儿子为照顾孩子上学,只能在镇上租房打零工,留下两位残疾老人相互照料,李保国神色凝重,当即从口袋里掏出1200元分别塞到两位老人手中:“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先补贴家用,你俩吃点好的,要保重身体。”杨来运眼眶泛红,紧紧握住李保国的手,不住地点头致谢。
“探访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打实解决问题。”在杨来运家的院子里,李保国召集随行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现场开起了“小院儿会议”。
通过现场协调和嵩县人大的统筹落实,两项精准帮扶政策迅速敲定:一是联系爱心企业,每年为杨来运的孙子提供就学资助;二是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将其家庭保障模式由 “非整户保” 调整为 “整户保”,切实提高保障标准、解决实际困难。
“人大是人民的人大,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为老百姓办实事。”李保国的话掷地有声。他特别叮嘱村支部书记:“低保工作关系群众基本生活,村两委必须把责任扛牢扛实,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和‘尽责落实’,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针对现行低保审核认定办法存在的问题,他明确指出:“村两委最了解村民情况,要敢于担当,优化申报程序,绝不能让群众在流程中‘兜圈子’!”
返程途中,李保国随机实地调研查看沿途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和村委会公示栏,了解低保等公示情况,要求随行人员记录问题清单,并强调:“人大监督的核心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查找制度缺陷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构建科学、完善的救助机制,真正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据了解,去年7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了“探访大山里需要帮助的人”活动,组织人大干部们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联系交流、走访探视、爱心捐赠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纾困解难。“要扎扎实实持续开展好此项活动,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切实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李保国说,要持续按照活动计划抓好落实,常态化并精准有效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近日,聚焦民生领域制度短板,市人大常委会系统查找社会救助制度缺项、内容滞后、责任不清、执行走样等突出问题,监督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助力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地落实,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夕阳西下,车辆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灿烂晚霞的映衬下,温暖仍在伏牛山脉延续,仿佛描绘着一副灵动的幸福画卷。而明天,必将迎来明丽的朝霞......(张艳艳 相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