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大常委会赴宣城、湖州学习考察民宿业立法及“洛阳味道”打造工作
5月15日至17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保国率队赴安徽宣城、浙江湖州,围绕民宿业促进立法与“洛阳味道”特色餐饮打造开展专题学习考察。考察组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两地在民宿规范化管理、特色餐饮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洛阳市相关立法工作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在宣城,考察组重点调研了解《宣城市民宿促进条例》的实施成效。该条例于2025年3月正式施行,通过明确民宿定义、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政策支持等举措,推动民宿产业步入规范化、集群化发展轨道。考察组以“带着问题来,现场找答案,回去结硕果”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开展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宁国市等地的特色民宿,了解当地如何通过用地保障、资金扶持、品牌推广等政策工具,激发民宿发展活力。
在湖州,考察组深入德清莫干山等地,调研民宿服务标准化建设。该地率先制定全国首个乡村民宿服务认证行业标准,推动“民宿管家”职业化发展,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服务品质。湖州市修订后的《乡村旅游促进条例》明确提出民宿品质升级路径,要求培育等级旅游民宿、文化主题民宿,并推进民宿服务认证,为洛阳提供了立法与产业融合的双重启示。
考察期间,李保国一行还重点关注了宣城、湖州如何将地方特色美食融入民宿产业。宣城将徽菜宴席与古民居改造相结合,通过“美食+民宿”模式吸引游客,年接待量显著提升。湖州则通过开放式餐厅、茶饮空间等设计,将在地美食体验融入民宿日常运营,形成“不住宿也能体验地方味道”的消费场景。
在湖州召开的座谈会上,李保国一行与当地人大、文旅、市场监管、消防支队等部门深入交流,就民宿立法中的重点问题展开探讨。
李保国表示,洛阳将充分借鉴两地经验,在《洛阳市民宿业促进条例(草案)》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用地审批、安全监管等难点设计突破性条款,注重协同治理,统筹消防、住建、公安等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落实好“三管三必须”,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行业协会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
李保国指出,此次调研不仅为洛阳民宿立法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文旅融合注入了文化内核。立法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保障民宿经营者合法权益,也要规范扰民、卫生、安全等问题,让法规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要通过“小快灵”立法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打造民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河洛样本”,为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要以立法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通过法治化、规范化、特色化路径,朝着“青年友好型民宿品牌”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稳步迈进。
李保国强调,此次考察是洛阳推进民宿业立法和“洛阳味道”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要结合调研成果,进一步优化法规草案,同时,依托“洛阳味道·2025”专项行动,加快制定特色餐饮标准、培育优质食材基地,并探索“民宿+预制菜”“民宿+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推动“洛阳味道”与民宿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河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开辟新天地、书写新篇章。
宣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志品、副主任王普,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贤龙、副主任赵如浪分别陪同调研。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莉、李书杰参加。(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