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古都味蕾!洛阳味道·2025专项行动烹香古韵新风
晨光熹微,蒸笼腾起袅袅白烟,氤氲着诱人的香气。在洛阳,本土风物与八方早茶技艺精粹相糅合,交融出别具一格的“新水席早茶”风味。顺应健康饮食理念,以天然食材与火候把控成就牛肉汤的鲜醇本味,让每碗汤都是正宗“洛阳味道”……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洛阳味道”,人大代表们以专业智慧躬身力行,本地餐饮企业家主动求变,倾力让传统风味焕发出新的魅力。“晨品茶点、午享水席、夜宴佳肴”,游客得以全天候沉浸式体验古都洛阳的烟火气与文化韵……
自3月份“洛阳味道・2025”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统筹推进十项重点任务,通过立法保障、品牌培育、文化赋能等举措,推动洛阳特色餐饮高质量发展,全力塑造“健康、自然、创新、精美、特色”的城市美食名片,助推美食“出圈”,充分释放城市活力。
4月,“天下黄河洛阳美”主题发布会,首批发布新牡丹燕菜、双椒陆浑大鱼头等“洛阳味道”十大代表性菜品,引发全网热议。“天下黄河洛阳美”洛阳味道美食品鉴活动、“洛邑古城烧鸡争霸赛”获得省内外游客称赞。
专项行动激发县域美食创新活力,湖鲜山珍竞相飘香,“一县一品”“一乡一味”特色餐饮品牌加速形成。嵩县陆浑湖畔,以“陆浑湖全鱼宴”争霸赛为平台,24家餐饮单位匠心呈现“一鱼百吃”“鱼跃龙门”“牡丹花开富贵”等创意菜品不仅满足味蕾,更打造“以鱼为媒”的消费新场景,擦亮“陆浑鱼鲜”文旅IP。
伏牛山下,汝阳县培育“汝阳花菇”“汝阳花生”等八大绿色食材、评选十大风味美食,打造“红薯宴”“香菇宴”“全鱼宴”三大特色宴席品牌,推动“前坪鱼”“汝阳香菇”等地理标志产品深度融入文旅链条。洛宁县成立餐饮住宿行业协会,整合全县商户200余家,“斗鱼大赛”“粽情竹海”等活动吸引游客10万人次,白记酸牛肉成功申报“洛阳老字号”,八大八小宴席制作技艺进入省级非遗申报流程,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老君山旁,栾川县依托伏牛山“四跑”生态养殖资源,打造“栾川土鸡汤”“庄子红焖羊排”等招牌菜品,融合伊尹“药食同源”理念,创新推出“栾川药膳”,将饮食制作与文化表达深度融合,庄子村、养子沟村等“洛阳味道”美食示范村建设成效初显。
黄河岸畔,母亲河滋养好味道。新安县以“万山湖鲜鱼宴”烹饪大赛打响黄河美食IP,10支参赛队伍以黄河鲤鱼、甲鱼等食材为主角,匠心烹制“干烧黄河鲤鱼”“黄河菌香焖甲鱼”等特色菜品,叫响“洛阳味道・新安风味IP”,推动黄河饮食文化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偃师区立足“偃师银条”等地方名吃,积极筹办美食争霸赛,丰富“洛阳味道”内涵。孟津区举办“有朋自远方来”平乐水席文化节,以水为韵,以席载道,用非遗美食写就黄河边的美食新篇……
城区美食版图在传承中创新,点亮城市烟火气。老城区以“洛阳味道”为主题,常态化举办老城十字街美食评选活动。伊滨区以“厨乡”耿沟美食村为重点擦亮“洛阳味道”伊滨品牌。西工区深化美食街区建设深挖辖区餐饮老字号、网红饮食店等本地元素,推动美食与历史、民俗深度融合,激发夜间消费新活力。瀍河区面向年轻群体,推动非遗“破圈”发展,赋能“瀍河味道”,探索打造精致化、体验式消费场景。
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积极行动,举办洛阳菜创新交流活动,多位厨师现场交流,在保留洛阳菜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烹饪理念和烹饪方法,推出多道创新菜品,为洛阳味道注入新活力。
为确保专项行动高效推进,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领导分包县区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节点推进。促进洛阳非遗饮食品质提升与发展决定、洛阳水席创新发展条例立法有序进行,将推动洛阳水席制作工艺、地标食材保护等纳入法制框架,为“洛阳味道”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从立法保障到产业实践,从食材源头到餐桌体验,我们正以‘全链条’思维打造洛阳美食的‘金名片’。”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设立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开展“面对面”等方式持续强化监督检查,以监督问效、代表参与、市县联动确保专项行动落地见效,推动“洛阳味道”成为新的城市记忆符号。
从黄河岸边的百变鱼鲜到伏牛山的养生药膳,从晨光熹微里“新水席早茶”的融合巧思到万家灯火时非遗焕新的潮流涌动,“洛阳味道”正不断以美食之力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张艳艳 王思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