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洛阳美丨古宴新生:洛阳水席的味觉密码

2025-08-13

  洛水汤汤,九曲黄河。作为中国宴席文化代表的洛阳水席,以“二十四道汤品”构建起“天下黄河洛阳美”的独特饮食美学与河洛文明的味觉图谱。

  从武则天赐名的牡丹燕菜,到融合丝路香料的酸辣汤底,这道始于盛唐的千年宴席,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如何让“水为魂、汤作脉”的传统名宴焕发新生,推动“洛阳味道”品牌化并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着的生活方式。”省人大代表、餐饮企业负责人汪铄沁一直关注地方菜系推广。结合餐饮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她提出的“积极推进洛阳特色餐饮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使其成为新文旅的亮丽名片”,已被写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洛阳特色餐饮发展的决定》。

天下黄河洛阳美丨古宴新生:洛阳水席的味觉密码

 

 “推动传统餐饮转型升级,既需创新拓展消费场景,也需政策优化发展生态。”汪铄沁表示,“老字号”传承“千年红”,不能一味坚守“正宗”,否则会疏远顾客。

  以“牡丹燕菜”为例,其酸辣利口特色源自唐代丝路传入的胡椒,体现中西饮食交融。为适应现代口味,新水席采用“古法今用”策略,创新研发“三汤九吊”工艺:保留炆、炖、煨等18道传统技法,同时引入分子料理中的低温慢煮技术,使萝卜丝呈现“燕窝质感”,高汤清可见底却滋味醇厚,完美诠释“酸不见醋,辣不见椒”的味觉美学。

  再如,传统牛肉汤以醇厚见长,新水席则推出一款以“清鲜”为核心的改良版。通过颠覆性调整香料配方,引入“石香”等草本原料并优化工艺,汤品清澈见底、香气悠长,重新定义味觉体验。

天下黄河洛阳美丨古宴新生:洛阳水席的味觉密码

  “花艳、菜香,汤清如水,味道醇美,小口细品便酣畅淋漓,极其开胃。”洛阳宴新水席负责人于红介绍,通过食材跨界融合、技法年轻化、场景延伸等探索,这道“千年宴席”正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IP经济模式。

  来自哈萨克斯坦、莫桑比克、萨尔瓦多的Z世代青年首次领略水席风采,惊叹于其隆重仪式感。“牡丹燕菜的萝卜丝非常特别!”“从没想到食物会以这种方式呈现!”他们对菜品赞不绝口,更对中式摆盘惊奇不已。

2025年初,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开展“洛阳味道·2025”专项行动的决定》,将“洛阳味道”品牌升级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决定》明确提出保护老字号技艺、推动数字化生产与连锁经营标准制定、建立美食地图、设立“洛阳味道”产业基金等一系列举措,为“洛阳味道”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遇见传统美食是一次穿越千年的缘分,”来自北京大学的张艺璇被大厨的匠心感动,“我们不仅要传承口味,更要传承‘慢下来’的工匠精神与生活态度,带着古老美食赋予的力量面对崭新每一天。”

  “城市美食出圈,既要有特色,更要有独特‘味道’。”洛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洛阳紧抓文旅融合契机,着力打造“一桌菜”,提升品牌影响力。

  “立法对餐饮文化保护至关重要。”洛阳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相关负责人说,自2023年以来,洛阳市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多次开展特色餐饮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视察,举办“面对面”活动,从政策层面支持挖掘传统技艺和品牌内涵,提升老字号含金量和辐射力。

天下黄河洛阳美丨古宴新生:洛阳水席的味觉密码

  “洛阳味道”是“天下黄河洛阳美”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新水席不仅是佳肴组合,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将风土人情、传统技艺与创新精神完美融合,让品尝者感受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洛阳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负责人牛恒林表示,将“清单式”推动“洛阳味道”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进景区、进酒店,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餐饮创新。

  黄河奔流不息,宴席常新常变。“历史可品、技艺可学、场景可游”。从应天门下的国风宴饮,到自贸区的预制菜工厂,洛阳水席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书写着“中国菜系进化论”的鲜活样本。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引导观念转变,分析消费新趋势,借鉴外地经验,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美食美景融合新业态,让游客舌尖有记忆、体验有共鸣,使世界通过味觉解码“最早中国”的文化密码。(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通讯员 张艳艳 李现森)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