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餐桌飘出幸福滋味
“一荤两素11元,还能送餐上门,这日子美得很。”在洛阳市洛龙区关林街道石油社区助餐点,刚打好饭的李奶奶捧着餐盘,笑意写在脸上。这暖心饭菜的背后,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发力的老年助餐服务联动监督——从餐桌前的急难愁盼到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紧盯老年人的吃饭大事,推动“舌尖上的幸福”触手可及。
2025年,按照省人大常委会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三级联动专题调研统一部署,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项联动监督,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联动监督实施方案,明确要重点围绕老年助餐服务等开展精准监督。
“市、县两级同步成立专班,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效果‘五个统一’原则开展监督。”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对口联系单位座谈会上,联动监督的步骤、目标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人大拧成一股绳,工作共推、信息共享、宣传共向、成果共用,切实凝聚监督合力。
农村助餐点分布不均、部分助餐点菜品单一,满足不了老年人的营养需求……98个问题被一一列出,涵盖可持续运营、服务均衡性、规范化水平等关键环节。这些带着烟火气的问题清单,成为监督推动政府部门精准施策的指南针。
“今年,全市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消除养老机构和助餐点安全隐患,让老年人能够安全居住、放心就餐。”洛阳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持续监督的有力推动下,养老服务设施网络越织越密,全市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由2024年的581个增至目前的686个;全市探索打造“社区+助餐”“中心厨房+助餐点”“互联网+送餐”3种老年助餐模式,初步实现了助餐服务设施与养老设施、社区助餐、商业餐饮等有机结合的助餐阵地网络全覆盖。
如今,洛阳的养老服务仍在升级路上。该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监督力度要始终连着民生温度,将紧盯老年人的新需求、新期盼持续开展工作,让每一份饭菜里,都装着幸福晚年的滋味。(王亮 刘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