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居民议事会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定

2025-10-17

  “以前觉得‘当家作主’当的是自己的小家,如今坐在议事会上投票,发现不一样了,咱还能为社区这个‘大家’定主意——小到楼下垃圾桶怎么摆,大到养老食堂开在哪,咱的意见真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变化!”家住西工区西工街道014社区的王阿姨,最近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口中的“不一样”,源于区人大常委会推动落实的居民议事会制度,如今这一制度已从“试点盆景”长成了“全域风景”。

  时间回到2024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西工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实事“谁来定、怎么定”的核心难题,专程赴周边县区学习“居民议事+实事落地”的成熟经验,最终选定西工街道作为首个试点。

  从“议事代表怎么选”到“哪些事能摆上会”,从“投票规则怎么定”到“议完的事怎么督”,西工街道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全程指导下逐步破题——首场议事会围绕老旧小区楼道扶手加装、社区老年食堂菜品升级等群众呼声最高的诉求展开,74名议事代表带着邻里意见热烈讨论,最终票选出8件实事,现已全部落地,让居民实实在在看到了议事会的力量。如团结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后,菜品质量高、服务项目多,经济实惠的餐食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切实解决了居民用餐难题。

  试点的成功,为居民议事会的全域推广按下“加速键”。

  今年以来,恰逢市人大常委会印发《洛阳市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工作规定》,区人大常委会迅速对标市级要求,结合实际指导区各街道人大工委,从代表产生的民主性、议事范围的精准性到成果督办的闭环性全流程划重点,让议事会既有章可循又贴近民心。截至目前,全区9个街道已实现居民议事会全覆盖,累计召开议事会议9场,从小区绿化补植到非机动车充电桩安装,从课后托管服务扩容到背街小巷路灯维修,共票选出69件民生实事。这些民生实事已逐一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目前正稳步推进。

  这场从试点到全域的实践,正是西工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居民议事会不仅让群众从民生实事的“看客”变成“参与者”“决策者”,更让民主协商从会议室延伸到家门口,让每一份民意都能被听见、每一个诉求都能被回应。

  下一步,西工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洛阳市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工作规定》为遵循,从三方面深化居民议事会效能:一是开展议事代表专题培训,提升民意收集和议事协商能力;二是建立“议事-办理-反馈-评价”全链条机制,让实事办理进度可查、效果可评;三是推动议事成果与民生项目对接,让居民“金点子”真正转化为发展“新路子”,持续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品牌。(西工区人大常委会 通讯员 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