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十三届人大代表赵伊敏

2011-07-26

   
   
    走进今日的伊川县葛寨乡,放眼望去:笔直的柏油路,宽敞的街道,整齐的农业电网,耸立的企业厂房,繁华的“仿古青铜器”一条街,绵延的千亩烟田示范园……葛寨乡变了,变得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这一切喜人的变化都与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赵伊敏带领干部群众以“真抓实干、福民强乡”为目标的创业奋斗是分不开的。
    赵伊敏,女,43岁,现任伊川县葛寨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2009年1月,当选为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全省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个人、洛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市“十佳党(工)委书记”,连续三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狠抓党风党建 强化素质提能力
    赵伊敏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当选乡党委书记以来,赵伊敏始终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党风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认真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每个党员干部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近年来,她带领乡党委、政府深入开展 “三个代表”、“学习科学发展观”、“讲正气、树新风、建绩效”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和动员全乡党员干部广泛阅读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和政策水平。
    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009年以来,赵伊敏带领全乡党员干部在全乡范围内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使用该工作法,葛寨乡的基层民主深入人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乡风文明日新月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葛寨乡党委也被伊川县委授于“五好”乡镇党委的荣誉称号。
 
    狠抓特色产业 引来项目促发展
    近年来,赵伊敏引领全乡群众搞企业、引项目,走出了特色经济产业化的新路子,使葛寨乡以“青铜器之乡”、“粉条之乡”、“烟叶之乡”而远近闻名。
    青铜器加工是葛寨乡烟涧村群众特有的传统手艺。赵伊敏带领干部群众大胆创新青铜器经营的新模式,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三方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建了多家青铜器生产龙头企业,成立了伊川县青铜器行业协会,兴建了“仿古青铜器”一条街,有效地促进了青铜器加工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目前,烟涧村专业加工户达到300多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创产值9000余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青铜器之乡”。
    2006年,赵伊敏抓住省烟草部门开展“五乡十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契机,大胆探索烟叶产业化的土地流转模式,形成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走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逐步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现代烟草农业之路。烟涧村近3000多亩坡地成功实现流转,建成了总投入2100万元、“国内领先,全省一流”的烟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烟叶之乡”逐渐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
    针对葛寨乡地处丘陵地区,适宜红薯种植的农业特点,赵伊敏积极引导富山村民,以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依托,成立了富山薯业有限公司,由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大力推广粉条加工“订单农业”模式。2010年,全乡发展脱毒红薯种植面积666.6公顷,使粉条加工户由前富山村扩大到后富山村、陡沟、黄岭等村,带动红薯加工户820户,年产粉条5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200万元。“粉条之乡”也因此广泛扬名。
    赵伊敏说,项目是工作的底气,是发展的希望,一定要把招商、引商、留商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新思路、新想法、新举措,为葛寨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该乡共吸引亿元企业2个,千万元企业12个,其它企业20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目前已全部进入生产或试生产阶段。企业和项目投资全年实现利税收入600万元,增加乡财政收入100万元。
 
    狠抓农村农业 改善民生构和谐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赵伊敏深知老百姓的所需所求所盼,始终关注着农村的发展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赵伊敏始终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狠抓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多年来,赵伊敏凭借对农村农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为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东奔西跑,千方百计争项目、筹资金,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硬化全乡道路50公里、村内道路20.3公里,使2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建成省级卫生所5个15间、农家超市、商店30个、室外健身活动场所18个;建成乡级沼气服务站2个,村级服务站4个,发展沼气池共2369座。付出总有回报,葛寨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处于全县前列,并被洛阳市政府授予沼气建设“先进乡镇”,更有两个村成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先后投入资金220余万元,对46.3公里灌排支渠进行了清淤改造,新修建灌溉渠10千米、提灌站12个,农业综合开发三期项目新增加灌溉面积10500亩;投资120万元,硬化田间道路10公里,新修生产道路20公里;投资200万元,平整土地5000亩。2010年,全乡夏粮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比2006年增加了3.2倍。通过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切实保障了农业生产。
    加快全乡平安建设工作。按照“视频监控+无线报警+电话平安互助网”的技防建设模式,强力推进技防建设,建成了乡级视频监控与无线报警系统,建立了平安互助网络报警与平安大喇叭报警系统,大大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安全感,为构建全乡的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化解矛盾促和谐。赵伊敏始终把做好群众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做到“日排查、零报告”,确保每天有两名班子成员和两名乡直单位负责人到乡接访,责任明确到人,全力化解、调解矛盾纠纷。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信访案件研判制度,固定在每周的第五个工作日,召开信访案件研判工作会,确保全乡大局稳定。
    惠民项目件件落地生根,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乡风、村风、民风和谐融洽。如今的葛寨乡干部群众都为有这样一位好书记、好代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老百姓的赞誉,赵伊敏却说:“我作为党的女儿,人民的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带好头、履好职,全身心地为父老乡亲服好务、办好事。”她说到了,更是做到了,她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履行着一名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的光荣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