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赤诚为乡民——记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汝阳县马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

2013-07-03

◆ 张武帅 袁喜宝

    群山环抱,河水蜿蜒。祖祖辈辈散居在豫西深山汝阳县付店镇马庙村的村民,尝尽了无奈和艰辛。如今,村民们搬出大山,移居依山傍河而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丰富多彩的新生活。提起山乡巨变,村民们都无不赞叹地说:“没有张书记,就没有马庙的今天。”这位被老乡们赞誉有嘉的张书记,就是省、市人大代表、汝阳县马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
危难之时接摊子
    十几年前,马庙村还是个穷村,村民1400多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分。在张建上任前,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换了又换,10个村民组多半没有组长。2001年年底,张建几乎全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几个月后,又几乎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马庙村最为混乱、最为困难的时候接任重担,许多人都说他傻。张建的哥哥抱怨说:“你真是傻透了!全家都搬进县城了,早已和村里无牵无挂,何必做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他的妻子也经常埋怨:“憨子呀,安心做你的生意吧!去揽那些烦心事干啥?”张建却心意已决,毅然接下了这个“烂摊子”。他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在上任伊始就轰轰烈烈
地烧起了“三把火”。
    ——健全村组班子。为加强组织力量,给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张建在征得镇党委同意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程序,把几位公道正派、有劳动致富经验、乐于为群众办事的年轻人选进了村“两委”班子。同时,他还对各村民组的组长进行了改选,并组织村组干部集中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使干部们全面掌握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从而为服务好群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变停产企业为利税大户。2000年,天工钼业公司动工建设,由于马庙村个别群众的百般刁难,导致已经建成两年的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上任后,张建就和村“两委”成员认真细致地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使群众主动为选矿厂的生产经营让步,使企业得以开工。如今,企业周边秩序井然有序,发展迅速,2005年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5,一跃成为全县的利税大户。
    ——修好断头路。多年来,东沟村的群众和车辆进出必须经过马庙地界,然而就是马庙地界内这短短两公里的道路,马庙村群众不但自己不自发修建,也不让东沟村群众修建,从而严重影响了东沟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张建带领党支部成员召集全村群众召开大会,向村民们充分解释修好道路的利害关系。张建以大局为重、顾全群众整体利益的精神最终赢得了群众们的一致支持,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马庙村群众无条件地修复加宽了路面。道路畅通了,百姓们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这熊熊燃起的“三把火”,深深地温暖着民心。无怪乎马庙村的群众发出由衷地赞叹:选准了领头雁,马庙村有希望了!
尽干些“赔本”的事
    为了让乡亲们富裕起来,张建紧接着又干出了许多“赔本儿”的事:他把自己投资50多万元的选矿厂无偿交给了村里;他买来6大车树苗,使全村2000多亩荒山得到了绿化;村小学建教学楼资金不够,他带头捐款10万元,村里的其他干部也想方设法,或捐款或外出借款,筹集资金45万元,没有向群众摊派一分钱。除此之外,村里各种开支也几乎全是他掏腰包。担任村委会主任、支书这些年,张建坐实了“憨子”的名号。
    在马庙村附近,有个倒闭了多年的厂子——汝阳县选矿厂,也是县民政局的福利企业。为使企业恢复生产,张建筹措资金75万元,并带领该厂的几个技术人员一起将这个企业救活了,不仅使原先下岗的300多名工人(其中1/3是残疾人)高高兴兴地回厂上班,同时还安排了本村的一些富余劳动力进厂工作,有效缓解了农村就业难问题。
    张建不仅善于解厂子的“困”,而且还热心解乡亲们的“忧”。本有残疾又患偏瘫的员春娃经常收到张建或100元或200元的资助。在他患病4年间,吃药的钱基本上都是张建给的。看到他住的旧瓦房快塌了,张建又花6000多元给他盖了新平房,使员春娃感激不已。李家庄组的张军保家的烂草房已成危房,危难之时,也是张建拿钱给他盖了3间平房。张军保逢人就说:“要不是建娃,我就该住山洞了。”为解决板沟组几乎没有耕地,群众没有生活来源的困难,张建又拿出5万元让村民跑山货生意,将村民带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张建不仅根植深山、心系困难群众、而且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20078月,他设立了“张健光彩事业基金”,一次性拿出20万元资助了128名寒门学子;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县里开展的各项捐资助学活动。
    张建自己出钱为村里修筑防洪坝、修公路、盖村部……像这样的“傻事”,他干得不计其数。有人粗略地算了一笔账:自从张建担任村干部以来,从修路、整地,到建河堤、盖房子,新型社区建设先期投资,他用于村集体各项建设的资金达2000万元。张建就是凭着全心全意为马庙村群众谋利的一片真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有人说,马庙村地少人穷,所以发展不起来。但张建认为,这里有丰富的铅、铁、钼等矿产资源,又有省道穿过,本该早就富裕的群众其实是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为此,他四处奔波招商引资,发展矿业生产,带领群众靠发展矿业致富。如今,马庙村有3个生产组靠矿山务工挣钱,4个生产组靠进厂务工挣钱,还有几个生产组靠运输挣钱。
    短短几年,马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宽敞了,路灯安上了,教学楼立起来了,山头绿化了,有线电视也进入了村民的家,山村的夜晚从此不再一片沉寂,温馨的农家小院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张建带领马庙村群众走出了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据统计,村里共引进企业11家,全村集体、个体企业达26家,52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当上了工人,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马庙村成了汝阳县的首富村和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被评为省级先进村委会、省五好党支部、省级文明村。张建也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洛阳市人大代表,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模范党支部书记。
    让“山里人”变成“城里人”
    汝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马庙村曾是全县的贫困村。让祖祖辈辈散居大山的父老乡亲搬出穷山沟、享受新生活,是张建年轻时就怀揣的梦想。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张建一刻也没放松过实现梦想。
    村貌破旧,文化、娱乐设施缺失,居住偏僻的村民生活条件如何改善……这些都是张建的“心病”。他请专家搞设计规划,高标准改造马庙村。把原来的小土路马庙街扩宽到12米,铺成了15公里的水泥路,并安装了路灯。
    住在深山的人生活不方便,怎么办?在马庙村盖移民新区。按照“高起点,细规划,少占耕地”的思路,高标准建设“一心两廊五区”的马庙新型农村社区。在张建的带领下,先后建成移民新区1个、廉价公寓楼2幢、幼儿园1个、小学教学楼1幢、二层卫生所32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10公里,硬化大渠5公里,修筑防洪大坝4公里,建起了文化广场、村文化大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居住、上学、就医、出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在政府的帮扶和村民的参与下,新型社区已安置深山散居户240多户近1000人。
    搬出了大深山,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对此,张建思考得更多。通过对搬迁后的老宅基地、空闲地进行统一规划、整理、改造和复耕,新“造”耕地500亩,并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为了让农民致富,村里成立了绿色种养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果林种植业和绿色养殖业,户户增收均超过2万元。住进社区,村民们一家老小得到了安置,信息也畅通了,解除了后顾之忧的村民不少都到附近的工矿企业参加工作,成了“上班族”。在这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山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我只想趁我还年轻,用我的人格和我的经济实力,尽最大努力为马庙村群众多办点事情,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一名山区汉子的博大胸怀,展现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为群众披肝沥胆的高尚情操。